公共新闻视域中的个体悲剧.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共新闻视域中的个体悲剧.doc

公共新闻视域中的个体悲剧   近年来,媒体聚焦个体苦难的新闻报道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争议,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博取受众眼球”、“消费他人痛苦”的指责。必须指出的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这类新闻有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就强行要求媒体远离个体悲剧。指导我们新闻实践的决不能是“教条式、清教徒式的道德苛求”和“忽略具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士大夫人文情怀”。在报道过程中,记者和媒体需要坚持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和悲悯的人文精神,遵循“知情同意”、“最小伤害”等报道原则。避免这类新闻变成家属苦难的放大镜和猎奇的“眼球新闻”。   在这类采访中,如何避免对当事人和亲属造成“二次伤害”一直是新闻伦理和实践难以回避的问题。尤其是进行连续报道时,反复与媒体接触更容易放大当事人及其亲属的痛苦。微观的采访层面上,学界和业界早已为一线记者提供了一系列理论化建议和操作规范,但这个问题还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从宏观的报道框架角度而言,采编团队对悲情新闻的连续报道可以借助公共新闻的模式,在进行报道的同时作为参与者积极推动事件的进程。媒体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动社会活动,协调社会多方力量,对悲情新闻的主人公及其家属提供帮助。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二次伤害”,更能在连续报道中展示一幅从悲情走向希望的图景。下面以《山东商报》吴金红事件连续报道为例,对这一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采访过程:践行人文关怀   2014年8月,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19岁潍坊女孩吴金红在车祸中遇难。生前她曾表示愿意将遗体捐献给医疗事业。家人为了完成她的遗愿,捐献了她的心脏、肝脏和双肾,帮助了四名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   8月下旬,《山东商报》记者陈心如联系上吴母时,距离11日器官捐赠,媒体集中采访之时已经过了数日。此时再进行采访,在报道深度上更容易取得突破,但对亲属造成“二次伤害”的风险也高了许多。通过反复地解释和安抚,熟悉潍坊当地情况的记者陈心如初步打消了吴母的疑虑,得到了吴家人的住址并约定了当面采访的时间。   作为一名年轻女性,又是潍坊老乡,陈心如对尚未摆脱丧女之痛的吴家父母而占有着相对较强的亲和力。同时,陈心如与刚被录取的吴金红是山东财经大学的校友。采访伊始,陈心如对有些沉默的吴家父母坦露了身份,并且精心组织语言,用真情实感进一步劝慰他们,取得了他们的信任。   采访过程中,吴母在啜泣中回忆着女儿的往事,记者则以倾听为主,在少量的问题引导之余给予她追忆和悲伤的空间。事实上,对采访者放卜心理防线的家属打开话匣子之后,会倾诉大量的故事和情绪,这也是家属自身心理宣泄的过程。记者在这时正应扮演倾听者的角色,配合适当的心理抚慰;而不是单纯以完成采访任务为目标,心急地通过打断和提问获取“有用”信息。   之后,沉痛的吴父主动取出了吴金红生前的口记本向记者展示,这成为了《山东商报》的独家新闻点。日记内容为最终的新闻成稿提供了人量素材,形成了报道“口记里十九岁的青春记”,让吴金红的媒体形象从扁平的“好学生”变得更加鲜活立体。这也是陈心如取得了吴家信任的佐证。   一个好记者要善于与采访对象交朋友。在悲情新闻的采访过程中,与悲痛中的亲属成为朋友,十分困难,却很有意义。陈心如通过真情实感取得了吴家的信任和友谊,不仅为之后长期稳定的采访关系打下基础,也是对新闻工作者人文关怀和公民道德责任的践行。   公共新闻:呼唤社会关注   对于题材类似的医疗救助事件(如捐献“熊猫血”和造血干细胞),媒体的连续报道往往专注于健康传播的领域,遵循“捐献者的故事一争分夺秒的运输和手术一患者转危为安”的叙事。   但具体到本例的器官捐献,情况则有所不同。虽然尚有争议,但医疗机构和新闻媒体目前仍需要严格遵守“双盲原则”,不能让器官捐/受双方获知对方信息。如果这时还要继续坚持“捐献者一受助者”的报道框架,那么后续报道很有可能发展为对于当前人体器官捐献形势的分析,以及对最近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的介绍,前后报道之间的关联度会被大幅削弱。   事实上,案例中的吴金红事件覆盖了民生、健康、教育三个报道领域,在每一个方向上都有深挖的价值。《山东商报》放弃了在健康传播的角度上继续做文章,而是把报道的重点留在了民生和教育方面。   吴金红生前一直有一个“大学梦”,车祸也是在取录取通知书回家的路上发生的。8月25日,在关于吴金红的报道专题“心依然在跳动”的“编者的话”中,编辑朱启禧发出号召,希望山东财经大学关注这名准大学生的故事,为她的父母提供一些人道主义的关心。   有没有一所高校,面对类似吴金红这种情况,能做出一些温暖的举动,去慰藉逝者的父母,而非一笔勾销一个未报到者的名字?很遗憾,记者搜了许久,都未能找到。但记者又想.即便这世间从无这样的先例,为什么就不能出现一所高校来做这个先行者?   查看这些年的高校开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