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吉林省文化区划分.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析吉林省文化区划分.doc

分析吉林省文化区划分   文化区作为一种空间单位,表征了不同地区由某一种或多种文化要素构成的文化特征上的差异,是文化地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综合吉林省的自然、人文环境,确立以民族为主导因子,以语言为衍生因子的划分标准,将吉林省具体划分为“西部游牧文化区”、“中部农耕文化区”以及“东部稻作文化区”等三大文化区。   一、引言   饮食、服饰、聚落、语言、习俗、宗教、艺术形式、社会组织、道德观念、经济特色、生产技术水平等均是文化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在一定的区域内,这些表现形式在特征上富有一致性,那么就可以将该区域称之为一个文化区。自文化地理学在中国复兴以来,文化区方面的研究,无论是文化区概念、分类、特征,还是文化区的具体划分、对比都已结硕果。诚然如是,中国东北地区关于文化区的研究仍相对缺乏,进一步缩小尺度,以省为单位的研究更是稀少。因此,加紧步伐,更深入地去了解、发现这白山黑土间孕育出的人文事象分布,迫在眉睫。   吉林省文化区划分研究,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吉林省包含的各文化要素的发展规律及区域间的文化差异,从而完善东北地区关于文化区的研究的不足。通过此研究,一方面,将一定程度上促进优秀文化的整合、地方文化认同、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将一定程度上提高吉林省政府在商贸经济活动方面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在文化体育活动方面规划的协调性,有助于对吉林省包括民俗旅游资源在内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二、吉林省文化区的划分过程   (一)自然环境:奠定基础   吉林省西部地势平坦,多草甸湿地,拥有降水量在400?L以下的显著干季,且人口稀少,“逐水草而居”是自古以来该地域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而形成的游牧文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虽受到了该地域人民趋于农耕的生产方式转变的削弱,但其独到之处依然是不可磨灭的。地处“黄金玉米带”的区位优势、海拔低而均一的地形、500~600?L的降水量,为以商品粮种植为典型的旱田耕作文化扎根于吉林省中部的这片沃土夯实了基础。主打稻米,以精细见长的水田耕作文化的传播、扩散得益于吉林省东部不乏低山丘陵的地表形态、受季风影响可达900?L的充沛降水这样的自然条件的存在。   概言之,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文生物在内的自然因素与吉林省文化区域间的差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可以勾勒出“西部、中部、东部”这样的以自然因素为基础的文化区划分轮廓。   (二)人文环境:确立格局   1、民族:主导因子   245.34万人的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与9.15%的占全省总人口比例,这两项在中国排位靠前的指标,间接地展现了吉林省文化中的民族烙印。吉林省的文化是在频繁的军事政权、尤其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更替中衍生、发展起来的。民族区域内的文化扩散、代际里的文化传承以及文化间的文化整合,是吉林省文化底蕴累积的重要背景,对吉林省“边疆型、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的文化特点的形成起到了毋庸置疑的作用。因此,民族可以作为确立吉林省文化格局的主导因子。   将民族作为主导因子,首先要明确的是满族、汉族、朝鲜族、蒙古族这四个民族其人口在省内各地区的分布情况。   基于《吉林省人口普查资料》(2010)中的相关数据,可统计出,除汉族外,满族人口数占地区总人口数最大比重的城市有:长春市(1.99%)、吉林市(4.53%)、四平市(6.25%)、辽源市(6.09%)与通化市(4.62%);除汉族外,蒙古族人口数占地区总人口数最大比重的城市有:松原市(1.90%)与白城市(2.69%);除汉族外,朝鲜族人口数占地区总人口数最大比重的城市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32.45%)、白山市(1.38%)。   民族自治地方与民族乡(镇)作为聚居、政治形式,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其对应民族在区域间的文化特征。因此,其对以民族为主导因子的文化格局划分确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于《吉林年鉴》(2010)中的相关数据,可统计出,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分别辖有1个、5个、4个、1个满族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乡(镇);松原市与白城市分别辖有1个、8个蒙古族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乡(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山市、通化市分别辖有1个、1个、6个朝鲜族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乡(镇)。   综上所述,可分析出,满族、汉族、朝鲜族、蒙古族在吉林省所在的民族自治地方与民族乡(镇)同其人口于各地区的集中分布基本具有一致性。   2、语言:衍生因子   语言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信息,是民族这一主导因子下的衍生因子,在确立文化格局时应予以考虑。其地域性体现为:语言层面上,诸如朝鲜语、蒙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与朝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相同步。方言(汉语)层面上,始于清朝末期的关内人口迁入对吉林省而言,扩充了其人口基数,丰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