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风味.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药膳风味

药膳风味 中国药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和食物相配合,通过烹调加工, 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作用的美味食品。 健康长寿,古今为人们所神往,为了春秋度百岁乃去,人们对食物与健 康之奥秘从未终止过探索研究。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经典籍《黄帝内经》曰: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是“平衡膳食”的科学 观点。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曰:“君子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 然后命药。”可见药膳疗法是如何为医家所重视。汉代医圣张仲景的《金匾 要略》曰:“凡欲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所食之味,有 与病相宜,有与病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这种摄食法则,早为 医家所公认。长寿一百多岁的唐代药王孙思邈,根据行医和自身长寿的体会 说:”不知食宜音,不足以生存也。” 传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反映了古代 劳动人民寻找食物的生动史实。经过世代筛选,有些能饱腹充肌,有益于健 康的谷肉果菜、水陆珍奇,就习久成为日常生活的食物;另一些对人体疾病 能起到治疗作用的,就成为治病的药物。当然也有不少原料,经过烹制,既 能作食物,亦可为药用,这就成为我们“医食同源”之说的依据。经过数千 年的大浪淘沙,食疗经验是千锤百炼的结晶,许多传统的食疗方剂和药膳佳 肴,千百年来得以盛传不衰,广为应用。 如何选用药膳菜,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选用,做到因时、因地、 因人制宜,不仅是可口的美味佳肴,而且具有极高的治疗效果,正如近代名 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说: “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 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诚为至稳至善之方也。”本编以此为准则, 在全国十七大菜系中淘砂拣金,入选者都是各地方风味中的传统名菜,同时 也是具有极高治疗效果的药膳。凡研究、创新、发展药膳者,足资借鉴。 药膳菜的具体应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应用于预防疾病。如预防中暑用“拔丝西瓜”,预防中寒感冒用“沛公 狗肉”等。 应用于急性病的辅助治疗。在治疗急性病的过程中,如配合食用一些药 膳菜,可使疾病早日康复。在秋冬季节,因肺燥咳嗽,可用“枸杞银耳”、 “金桔百合”。哮喘发作,可用“诗礼银杏”。风湿痹痛用“菊花全蝎”。 应用于病后调养。病后体虚,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健康,应该常吃一些滋 养补益的食品,以促使早日康复。如“五元神仙鸡”、“大白鸭子”、“参 茸葛仙米”等。 应用于妇女产后。产后因失血过多,气亦受损,气血大亏,极需滋补, 要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鸡”、”汽锅人参团鱼裙”等。产后乳少, 可用“豆豉烧鲫鱼”、“龟羊汤”等。 应用于慢性疾病的自我调养。慢性病患,采用药膳,则是良药可口,病 人乐于接受,便于长期服食,疗效自佳。如补脾胃,治消化不良用“红袍莲 子”、“炒三泥”。平肝阳,治头痛,用“天麻全鸡”、“菊花全蝎”。补 肾,治阳痿早泄,用“枸杞牛冲汤”、“干烧鹿冲”等。 应用于防老抗衰。健康长寿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宿愿,药膳比之医药、体 育等保健方法,有不可偏废的作用。历代帝王将相,无不视药膳食补为仙丹 妙药。中老年人常服“蛤蚧炖鹰龟”、“虫草八卦汤”、“龟鹤延年汤”、 “之腿肾鞭”等,定收“乌须发,驻容颜,延年益寿”之效。 本书所介绍的菜肴中,有些菜肴的主料属国家保护动物。在这里仅作为 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加以介绍。 药膳风味 水产类 中国名菜药膳风味 豆豉烧鲫鱼 〔主料辅料〕 鲫鱼 3尾⋯⋯1000 克 豆豉⋯⋯⋯⋯100 克 蒜⋯⋯⋯⋯⋯⋯25 克 葱⋯⋯⋯⋯⋯⋯15 克 姜⋯⋯⋯⋯⋯⋯10 克 花椒⋯⋯⋯⋯⋯20 粒 大料⋯⋯⋯⋯⋯2颗 淀粉⋯⋯⋯⋯⋯5克 白糖⋯⋯⋯⋯⋯10 克 精盐⋯⋯⋯⋯⋯5克 甜面酱⋯⋯⋯⋯50 克 绍酒⋯⋯⋯⋯⋯10 克 高汤⋯⋯⋯⋯⋯500 克 花椒油⋯⋯⋯⋯15 克 生猪板油⋯⋯⋯15 克 花生油⋯⋯⋯1000 克 〔烹制方法〕 1.鲫鱼去鳞宰杀,掏净鱼腮、内脏、洗净控水,葱切成 3厘米长的段, 姜、蒜切片。 2.炒锅内加花生油,中火烧至六成热时,将鱼下锅,炸至挺身,捞出控 油。 3.炒锅内留油 25 克置旺火上,加甜面酱、豆豉炸透,再加入酱油,葱、 姜、蒜、花椒、大料、白糖、绍酒、清汤,煮沸后放入炸好的鱼。猪板油划 成麦穗花形放锅内,开后移小火上煨烧。汤耗一半时,将鱼盛出装盘,油花 搭在鱼身上。 4.炒锅内原汤上火,用淀粉勾芡,见开加入绍酒、花椒油,浇在鱼身上 即成。 〔工艺关键〕 1.鲫鱼细小,不可炸的过焦,挺身即可。 2.水开后再下鱼,缩短加热时间,保持鱼肉鲜嫩,且可除去鱼腥味。 3.没有甜面酱可用黄酱代替,酌情增加糖量。 〔风味特点〕 1.鲫鱼,又名鲋鱼,生活在江湖河塘等淡水中,形似小鲤肉质细嫩,味 道鲜美,人药则有利水消肿、催乳下奶之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