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尔滨工业大学
逆向工程及快速成形技术的应用
课程报告
题目: 基于逆向工程及快速成形技术的简单应用
院系: 航天学院
班级: 1418202
学号: 1141820221
姓名: 蔡李根
实验时间: 2016年 7月 9日-7月 25日
基于逆向工程及快速成形技术的简单应用
摘要:阐述了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概念 , 介绍了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形的简单应
用。
关键词:逆向工程;快速成型;3D 打印;三维扫描;曲面重构。
概述:
随着基于信息和知识的产品的高速发展, 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要求制造业快速响应市
场的需求, 则要求产品设计、制造周期进一步缩短。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
新技术正在逐步改善和取代传统的制造模式, 形成了全新概念的现代先进制造技术。逆向
工程、并行工程、智能制造、敏捷制造、精细制造、虚拟制造等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
层出不穷, 快速制造技术就是其中给制造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关键技术, 随着快速原型、
快速制模、快速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 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将日益广泛。其中, 逆向工程
与快速成型技术结合日益紧密, 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日趋重要。
针对一现有的样品, 利用 3D数字化测量仪器准确、快速地将其轮廓坐标量得, 并进行
三维 CAD 曲面重构, 编辑修改后, 传至一般的 CAD/CAM 系统, 再由 CAM 产生刀具的 N C 加
工路径送至CN加工设备制作所需的模具, 或者送到快速成型机 (RP) 将样品制作出来, 这
一过程称为逆向工程。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一体化是指在产品的反求和制造时, 采用先进的设备与方法
以实现产品的快速设计与快速制造, 目前, 在家电、轻工行业、汽车制造业、医学仿真人
体器官模型、艺术雕塑品的仿真等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
3D 打印技术是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的俗称,与传统的制造
方法相互补充。3D 打印技术的出现,使传统的模具制造技术有了重大的改革和突破。3D 打
印机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原理相似,3D 打印机喷出的是粘结剂、蜡、塑
料或树脂,而不是墨水。 按喷出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种类的 3D 打印技术,如粘结剂打
印技术、熔融蜡打印技术、熔融沉积成形(FDM)。 如果把打印头换成激光头,则由激光选
区熔融技术(SLM)、激光选区烧结技术(SLS)、光固化立体成形技术(SLA)技术和分层
实体制造(LOM)。这些 3D打印的技术成形原理都是相似的,首先通过 CAD 软件进行建模,
然后对模型进行分层切片处理,最后使用 3D打印机进行逐层打印,形成三维实体。
a )逆向工程与 CAD技术的关系
逆向工程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及数据测量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
门新兴学科与技术。它的出现, 改变了原来 CAD 系统中从图样到实物的设计模式 , 为产品
的迅速开发以及快速原型化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是, 逆向工程是在原有 CAD 技术
上发展起来的,逆向工程的最终结果是由 CAD 技术完成和实现的,因此 , CAD 技术贯穿于逆
向工程的大部分过程 。
b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的关系
快速成型技术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快速成型中由于逆向工程的应用, 使
产品的开发周期大大缩短, 产品的一次设计加工成功率大大提高, 从这个意义上说, 逆向
工程在快速成型中的应用, 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开发成本, 降低了时间和材料消耗, 提高了
产品品质。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 可构成一个闭环的快速产品开发系统,这种快
速闭环设计系统在设计评价、装配检验。
创作的目的和构想
如图,生活中随处可见这种塑料锁扣,虽然单,但是十分实用。本人选择用 SolidWorks
绘制塑料锁扣模型。由于实验室 3D 打印的精度有限,我在设计锁扣模型时预留了一定的尺
寸,以保证打印出来的成品能够切实达到使用的效果。同时,为了节省材料,我在考虑强度
的情况下尽量采用镂空结构,最大尺寸控制在 6cm以内。如图
实际操作
1.第一次尝试
为了精度要求和工作效率,本人打印时层片厚度选择了 0.25mm,分别经过 65min 和
78min的打印和和去除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预案.ppt
- 第四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断句预案.ppt
- 《围术期临床镇静深度的与对应处理》探究.pptx
- 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晚古生代古地理特征_吕大炜探究.pdf
- 转向系设计探究.ppt
- 施工电梯安拆方案试题.doc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材、室内、施工、管理探究.pdf
- 第四节选材求“特”预案.ppt
- 《潍坊地理》探究.doc
- 施工电梯地库顶板下支撑系统计算说明(自动保存的)试题.doc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