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每课一练 岳麓版.docVIP

高中历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每课一练 岳麓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每课一练 岳麓版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训练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选择题 1.下面的表格是中国与美国、印度的工业生产人均比较,为解决表格中的问题,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 中国(1952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公斤 538.3公斤 4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A.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实施了“一五”计划 C.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取得成效 C.提前完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3.对下表认识正确的是(  )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比例成分的比较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额 95.8% 4.2%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成 B.“一五”计划已经完成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完全排挤了私有制经济 D.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刚刚完成 4.“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歌谣创作的背景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抗美援朝 5.某校开展“创作历史漫画”的活动,小王同学创作了《流行“生吃”和“烧烤”》漫画。下列对此漫画理解错误的是(  ) A.它描绘的历史运动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 B.讽刺了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现象 C.揭示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D.漫画作者关注民生问题 6.1958年5月27日,村民阿牛在日记中写到:“广播里面说全村的人都要集中起来,学习中央的最新理论指示”。是因为当时在(  ) A.开展“三大改造”运动 B.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C.庆祝“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庆祝“八大”胜利召开 7.民歌是时代的回音壁,反映不同时代特征。这是中国民间一首典型民谣:“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下列关于这首民谣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这首民谣最早出现在“文革”时期 B.这是新型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带来的丰硕成果 C.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农业丰收的喜人面貌 D.违背农业发展规律浮夸风的真实写照 8.下表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 材料二 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谭震林)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所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原因何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 1.B 2.A 3.A 4.C 5.C 6.B 7.D 8.D  9.(1)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成就尤为突出。 (2)没有。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上“左”倾错误的扩大;农业生产并没得到实际重视;自然灾害严重;中苏关系恶化。 (3)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应片面发展某一方面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