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应对方式.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抑郁症应对方式

抑郁症患者心理应对方式应用及其有效性分析 汤士林 周朝当 刘纪洲 (云南省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建水 654399) [摘要]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应用情况及有效性。方法 对42例住院抑郁症患者进行“应对方式问卷”评定,分析应对方式的应用情况及有效性。结果 使用率较高为解决问题66.5%和求助59.3%,第二位为自责59.3%和退避58.8%。解决问题和求助有效率高于自责,无效率低于自责,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幻想、合理化、退避有效率和无效率处于中间状态。结论 抑郁症的发生与自责应对方式的使用较高和应付无效有关,而退避方式的较高选择,会间接影响患者对求助、解决问题等积极方式的选择,终使患者转向消极和应付无效。 [关键词]抑郁症;应对方式;有效性 应对方式作为一种中介变量,它会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产生具有影响[1],但其机制如何,尚未见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文通过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使用及有效性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2-l1月住院的抑郁症患者,诊断按ICD-10标准,共42例。 1.2方法 采用汪向东等[2]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评定抑郁症患者的应对方式,该问卷共62题,含“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6个因子,评定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根据该条目使用情况选择“是”或“否”;第二层是根据使用的有效性选择“有效”、“有点效”、“无效”。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42例抑郁症患者中,男性l3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41.4±12.6岁,婚姻:已婚28例、未婚6例、离婚6例、丧偶2例;民族:汉族33例、其它9例;文化:小学4例、初中11例、高中(中专)9例、大专10例、大学8例;病程;1月~120月,平均16.5月;住院次数:1次21例、2次15例、3次5例、4次1例;首次发病年龄:39.08±12.83岁。 2.2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各因子使用及有效性分析(见表1) 注:项目因子使用率=该因子使用条目数累计/该因子总条目;项目因子有效率=该因子有效条目数/该使用条目数累计,项目因子有点效率=该因子有点效条目数/该因子使用条目数累计;无效率=该因子无效条目数/该因子使用条目累计。 表1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各因子使用及有效性分析 应对方式因子 使用累计 使用率(%) 有效(%) 有点效(%) 无效(%) 解决问题(12条目*42) 330/504 66.5 183(54.5) 130(38.9) 22(6.6) 自责(10条目*42) 249/420 59.3 64(25.7) 61(24.5) 124(49.8) 求助(10条目*42) 249/420 59.3 110(44.3) 104(41.8) 35(13.9) 幻想(10条目*42) 233/420 55.5 62(26.6) 90(38.7) 81(34.7) 退避(10条目*42) 247/420 58.8 101(40.8) 81(32.8) 65(26.4) 合理化(11条目*42) 237/462 51.4 88(37.2) 81(34.1) 68(28.7) ①解决问题有效率高于其它五种方式:X2=46.24,10.95,41.76,10.16,16.02,P0.01。无效率低于其它五种方式:X2=178,25.96,69.69,41.65,48.96,P0.01。 ②求助有效率高于自责、幻想:X2=10.58,12.40,P0.01,无效率低于自责、幻想:X2=45.37,11.37,P0.01。退避有效率高于自责、幻想:X 2=12.14,10.38,无效率低于自责、幻想:X2=27.4,3.93,P0.01、0.05;合理化有效率高于幻想:X2=5.78,P0.01,无效率与幻想无统计学差异:X2=1.81,P0.05。合理化无效率低于求助:X2=3.98,P0.05。 ③自责与幻想间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X2=0.04,P0.05,无效率高于幻想:X2=10.7,P0.01;求助与退避、合理化间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X2=0.063,P0.05,求助与退避无效率无统计学差异:X2=2.06,P0.05,求助无效率低于合理化:X2=3.99,P0.05。 3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使用率相对最高,且其有效率最高,无效率最低,反映解决问题是应对方式中效果最好的方式。而求助、退避使用率亦较高,有效率在40%左右,无效率较低,在20—26%。合理化使用率较低,其有效率高于幻想,无效率与幻想无统计学差异。合理化与求助之间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无效率高于求助。自责与幻想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其有效率最低,无效率相对最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