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情结响:古诗文朗诵分享会.doc
PAGE 4
PAGE 5
前言
誦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因為通過誦讀產生的「聲入心通」效果,有助我們感受作品的音節、韻律、文氣,進而體會作品呈現的意境和情韻。誦讀,是兼「誦」和「讀」而言,發聲時都要求「清晰、明亮」,所以普遍稱為「朗誦」和「朗讀」。朗讀要求準確、流暢、有感情地把作品讀出來,朗誦則在朗讀的基礎上,加強聲情的演繹,達到藝術表演的要求。
教育局向來十分重視誦讀的語文學習效益,在中、小學的中國語文課程指引中,均強調語文學習應以誦讀加深體會。2009年10月31日,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聯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漢語中心、粵語正音推廣協會主辦「標情結響──詩文朗誦分享會」,供中、小學中文教師參加。分享會的目的是希望加強教師對朗誦教學的認識,從而可以幫助學生領會如何透過口誦心惟,感受、理解作品,進而掌握朗誦的技巧,提高對文學作品鑒賞的能力。
當天的朗誦分享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殷巧兒女士、馮祿德先生,以及招祥麒博士的短談,題目為「朗誦對文學作品的體悟與再創造」;第二部分是朗誦表演;第三部分則是交流與答問。課程發展處徵得各合辦單位及朗誦者的同意,將是次分享會的實況製成視像光碟,連同當天派發的誦材及參考文章,供全港中、小學中文教師參考。各位朗誦者的表演,聲情並茂,而且形式多樣,有台詞誦法、有韻律誦法,正好體現各人「對文學作品的體悟與再創造」。為尊重各朗誦者的演繹,我們以實錄方式展現,其中大醇小疵,容或有之。教師以本實錄作教學之用時,宜作適當導引。
如對本實錄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致函: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12樓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總課程發展主任(中國語文教育)收
傳真:2834 7810
電郵:secchinese@.hk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漢語中心
粵語正音推廣協會
聯合主辦
標情結響 —— 詩文朗誦分享會
日 期:2009年10月31日(星期六)時 間:上午9時30分至12時30分地 點: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
西座四樓演講廳程 序 表
9:30 - 9:40報到入座9:40 - 9:50致送紀念品9:50 -10:20短談:朗誦對文學作品的體悟與再創造
殷巧兒女士
馮祿德先生
招祥麒博士10:20- 12:00朗誦表演
何丹鵬先生
余敏生先生
宋立揚先生
招祥麒博士
施仲謀博士
殷巧兒女士
馮祿德先生
葉植興先生
劉衛林博士
顏春芳女士
嚴力耕先生
蘇穎添先生
香港詩歌朗誦團
樂器伴奏:蘇文玖先生、杜若鴻先生12:00 - 12:30交流與答問
目 錄
前言
程序表
朗誦者及誦材朗誦者誦 材作 者頁 碼何丹鵬詠荊軻八六子陶潛杜牧77余敏生哀江南賦序 庾信8宋立揚陋室銘桂枝香劉禹錫王安石99招祥麒前赤壁賦(節錄)高陽臺 西湖春感蘇軾張炎1011施仲謀出師表(節錄)虞美人諸葛亮李煜1213殷巧兒念奴嬌 赤壁懷古聲聲慢 秋情蘇軾李清照1415馮祿德始得西山宴遊記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柳宗元辛棄疾1617葉植興關山月李白18劉衛林過零丁洋和子由澠池懷舊文天祥蘇軾1920顏春芳八聲甘州 柳永21嚴力耕歸去來辭 陶潛22蘇穎添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合一亭夜吟蘇軾蘇穎添2323香港詩歌朗誦團飲馬長城窟行 陳琳24
伴奏者頁 碼蘇文玖(琵琶)27杜若鴻(洞簫)27附錄文章朗誦與文學修養蘇文擢31獨誦與集誦宋立揚36訓練個人朗誦的幾個要點招祥麒40訓練集體朗誦的幾個要點蘇文擢52
朗誦者及誦材
PAGE 56
PAGE 57
何丹鵬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博士生。
朗誦作品:
詠荊軻 陶潛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雄髮指危冠,猛氣衝長纓。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惜哉劍術疎,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作者簡介: 陶潛﹙公元365?—427年﹚,一名淵明,字元亮,晉代潯陽柴桑人,安貧樂道,嘗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比,世稱「靖節先生」。其詩多描繪田園風光及農村生活情景,獲推為田園詩之祖。
作品簡介: 《詠荊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