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二章《数列》教案苏教版必修5.doc

高中数学第二章《数列》教案苏教版必修5.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本章复习与小结(2) 一、递推关系通项公式的求法: 对于给定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成为近年高考考查热点之一。常见的出题形式为先给定数列的初始值及数列的递推关系,要求求出通项公式。本文结合对历年高考考查的模式,总结出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模式一:形如递推式。由累加法可求得通项公式为: 。 例1.(2007北京高考题)数列中,,(是常数,),且成公比不为的等比数列.(I)求的值;(II)求的通项公式 模式二:形如递推式。由得,使用累乘法可得。 例2.已知数列满足,,,求通项公式。 模式三:形如(其中、为常数)递推式,通常解法是设 ,求出,因是等比数列则可求出通项公式。 例3.(2007全国高考卷Ⅰ)已知数列中,, .(I)求的通项公式;(II)略。 模式四:形如(其中为常数)递推式,(、为???数)是其特殊情形。后者的等式两边同除以,得,令,则可化归为(、为常数)型。 例4.(2007天津高考题)在数列中, ,其中.(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II)略; 模式五:形如(其中为常数)递推式,设数列,使,则,即,令,则,即已化为模式一。 例5.已知数列满足,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模式六:形如(且递推式,它的推广形式为。通过对等式两边取对数,得,再令,即转化为类型一 例6.已知数列满足,求。 模式七:形如(其中、是不为零的常数)递推式,可变形为 ,则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这就转化为了模式三。 例7.(2006福建文科高考题)已知数列满足, 。(I)略;(I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模式八:形如及其变形形式和 (其中、是不为零的常数)递推式。对两边同除以,再令,,即化为等差数列形式。 例8.(2005重庆高考题)数列满足且记(I)略;(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数列的前n项和 模式九:形如(其中)递推式,它是模式八的推广。通常两边同除以,得,有,再令,得,这就化为了模式五。 例9.(2006江西高考题)已知数列{an}满足:,且,(I)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略。 解:(I)将条件变为:,因此为一个等比数列,其首项为1-=,公比,从而,据此可得. 模式十:形如(其中、是不为零的常数)递推式,将原式转化为,然后再通过迭代进行求解。 例10.(2005江西高考题)已知数列, , (1)略;(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an. 模式十一:形如(、、、为常数)递推式,解常解法为:先设函数,视、为得到特征方程,再以此方程的解的情况来求解。若此方程无解,则此数列为循环数列;若特征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则可变形为(其中);若特征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可变形为(其中为常数)。 例11.已知数列{an},满足,求an. 模式十二:形如(其中、为非零常数)递推式。 例12.(2007四川高考题)已知函数,设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轴的交点为,其中为正实数。(Ⅰ)、(Ⅱ)略;(Ⅲ)若,记,证明数列成等比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例析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数列求和是数列教学内容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问题。掌握一些求和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解决此问题的能力。本文例析了一些求和的方法,仅供参考。 (一)倒序相加法:将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序(倒序),当它与原数列相加时,若有因式可提,并且剩余的项的和易于求得,则这样的数列可用倒序相加法求和。如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的推导。 例1.已知满足,当时,,若,求 (二)错位相减法:这是推导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的前项和,其中、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例2.求数列的前项和。 (三)分组求和法 所谓分组求和法,即将一个数列中的项拆成几项,转化成特殊数列求和。 例3.已知数列满足,求其前项和。 (四)公式法(恒等式法):利用已知的求和公式来求和,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再如 、等公式。 例4.求数列,,的和。 (五)拆项(裂项)相消法:若数列能裂项成,即所裂两项具有传递性(即关于n的相邻项,使展开后中间项能全部消去)。 例5.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 (六)通项化归法:即把数列的通项公式先求出来,再利用数列的特点求和。 例.求数列的前项和 (七)并项法求和:在数列求和中,若出现相邻两项(或有一定规律的两项)和为常数时,可用并项法,但要注意的奇偶性。 例7.已知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 (八)奇偶分析项:当数列中的项有符号限制时,应分为奇数、偶数进行讨论。 例8.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九)利用周期性求和:若数列,都有(其中,为给定的自然数??),则称数列为周期数列,其中为其周期。 例9.已知数列中,,求其前项的和. (十)导数法:利用函数的求导来计算数列的和。 例10.求数列前项和,其中. (十一)待定系数法:若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