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伺服器规格主要规格1.形式2U(含)以上机架式,须提供上机架的.doc

一.伺服器规格主要规格1.形式2U(含)以上机架式,须提供上机架的.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伺服器规格主要规格1.形式2U(含)以上机架式,须提供上机架的.doc

一.伺服器規格 主要規格: 1.形式: 2U(含)以上機架式,須提供上機架的套件。 2.中央處理器(CPU): 2.1伺服器須提供2顆(含)以上8 Core Intel 2.6GHz CPU(含)以上。 2.2每顆中央處理器須具備原廠散熱裝置。 3.主記憶體(Memory) 3.1伺服器須提供單條8GB 的記憶體模組8條。 3.2記憶體模組能更正多位元的資料錯誤並與主機同一廠牌。 4.磁碟控制界面(Disk Controller) 4.1支援RAID 0、1、5、0+1、0+5的設定。 4.2磁碟陣列卡提供具有快閃記憶體保護的512MB的快取記憶體並與主機同一廠牌、最大可擴充至2GB(含)以上。 次要規格: 5.乙太網路介面(Ethernet) 5.1須提供4埠(含)以上1 Gigabit 網路介面、並提供與主機同一廠牌連接介面型式的接頭。 6.其它連接介面(Other Ports) 6.1提供6個(含)以上PCI擴充槽。 6.2提供1個(含)以上序列埠(Serial Port)。 6.3提供1個(含)以上SD Card埠(SD Port),可用USB外接。 6.4提供1個(含)以上Keyboard / Mouse埠。 6.5提供4個(含)以上USB 2.0埠。 7.儲存設備(Media and Disk) 7.1提供2顆(含)以上支援單顆熱抽取容量 300GB(含)以上的SAS硬式磁碟機。 8.電源及散熱管理(Power Supply Fans) 8.1提供2個(含)以上共可提供460W(含)以上的電源供應器並與主機同一廠牌。 8.2電源供應器支援 Redundant與支援熱抽換的功能。 8.3散熱風扇支援 Redundant與支援熱抽換的功能。 9.網路管理處理器(Management Processor) 9.1可在遠端使用瀏覽器(Brower)透過乙太網路連線至管理處理器進行伺服器管理並能顯示伺服器內各個元件的狀態。 10.提供雙埠8Gbps HBA Card一片(含)以上。 二.19吋彩色LCD電腦切換器規格 1. 1U 19”機架式 2. Keyboard Mouse USB介面 3. 8 port D-SUB顯示介面 4. 每台1.8米連接線*8 三.入侵防禦偵測系統規格 主要規格: 1.考量入侵防禦設備(IPS)採串接(in-line)模式建置,為不影響網路的正常運作,設備升級韌體(Firmware)以及設備重啟時不可造成網路流量中斷,影響網路運作(Hitless OSUpgrade and Hitless Reboot) 2.入侵防禦設備(IPS)--資料處理能力︰本設備須提供單機具備300Mbps(含)以上之處理效能(Throughput),且單機必須具備處理1,000,000個連線(Total Sessions)與每秒185000個連線(Connection Per Second)之能力。 3.入侵防禦設備(IPS)--最高容量,須可達下列網路介面功能、型式及埠數︰ (1) 監測埠(Monitor Port): 8個10/100/1000 RJ45 Port,可同時監控4個以上之網段(Segment)。 (2) 管理埠(Management Port):提供超高速乙太網路(Gigabit Ethernet)介面及序列介面(Serial Port)。管理埠可設定IPv4與IPv6位址。 4.入侵防禦設備(IPS)須具備故障透通(bypass)功能,當系統出現效能不足或是系統錯誤時,可自動切換為透通模式(Layer2Fallback) 5.含資安管理系統 SMS。 次要規格: 1.入侵防禦設備(IPS)須可執行IPv6封包的檢查與防護包括: i.Tunneling (4in6, 6in4, 6in6)。 ii.IPv6/v4 traffic with VLAN and MPLS tags 2.入侵防禦設備(IPS)須支援GRE, JumboFrame(up to 9,000 Bytes) 3.入侵防禦設備(IPS)須支援Active-Active 和Active-Passive之雙機備援(HA)功能。 4.入侵偵測防禦能力 i.入侵特徵資料庫所包含之入侵特徵種類須達7,500(含)以上(原廠設備出廠時內建之數量,不可以將客制化的Signature加入計算)。 ii.提供下列入侵行為之防護功能:SYNFlood、Worm、DoS、Backdoor、Virus、 DDoS、Trojan、Reconnaissance、Spyware。 iii.針對下列通訊協定與應用程式的攻擊行為提供RFC規範比對以及攻擊防護:DNS、VLAN、H.225、MPLS、SIP、ICMP、HTTP、FTP、P2P、SMT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