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名称】.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规名称】.doc

【法規名稱】檢察、警察暨調查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新聞處理注意要點 【公布日期】中華民國99年02月03日 【公布機關】法務部 【法規沿革】 1.中華民國91年6月28日法務部法檢字第0910021751號函 2.中華民國94年8月17日法務部法檢字第0940029849號函修正 3.中華民國99年2月3日法務部法檢字第0999002110號函修正 【法規內容】第1點   為期偵查刑事案件慎重處理新聞,以符合刑事訴訟法偵查不公開原則,避免發言不當,並兼顧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及相關人士之隱私與名譽,以便利媒體之採訪,特訂定本要點。 第2點   檢察、警察暨調查機關,應指定新聞發言人並設新聞發布室,與偵查案件有關之新聞統一由發言人或其代理人於新聞發布室發布。新聞發言人,除公開及以書面說明外,不得私下循媒體要求,透漏或提供任何消息予媒體。   檢警調人員除經機關首長指定為發言人者外,對偵查中之案件,不得透漏或發布新聞。   各機關應設置記者休息室或適當處所作為媒體採訪地點,媒體採訪時以電話聯絡發言人到記者休息室或適當處所為之。   採訪時間,每日宜分上、下午各一次,確實時間由機關首長斟酌實際情況自行決定。 第3點   案件於偵查終結前,檢警調人員對於下列事項,應加保密,不得透漏或發布新聞;亦不得任被告、犯罪嫌疑人或少年犯供媒體拍攝、直接採訪或藉由監視器畫面拍攝:   (一)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是否自首或自白及其內容。   (二)有關傳訊、通訊監察、拘提、羈押、搜索、扣押、勘驗、現場模擬、鑑定、限制出境、資金清查等,尚未實施或應繼續實施之偵查方法。   (三)實施偵查之方向、進度、技巧、具體內容及所得心證。   (四)足使被告或犯罪嫌疑人逃亡,或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   (五)被害人被挾持中尚未脫險,安全堪虞者。   (六)偵查中之卷宗、筆錄、錄音帶、錄影帶、照片、電磁紀錄或其他重要文件。   (七)犯罪情節攸關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其親屬或配偶之隱私與名譽。   (八)有關被害人之隱私或名譽暨性侵害案件被害人之照片、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訊。   (九)有關少年犯之照片、姓名、居住處所、就讀學校、家屬姓名及其案件之內容。   (十)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身分資料、居住處所、電話及其供述之內容或所提出之證據。   (十一)檢警調偵查案件期間與各機關討論案件之任何訪客資料、會談紀錄等內容。   (十二)其他足以影響偵查之事項。   檢警調人員不得帶同媒體辦案,不得公布蒐證之錄影、錄音。 第4點   案件於偵查終結前,如有下列情形,為維護公共利益或保護合法權益,認有必要時,得由發言人適度發布新聞,但仍應遵守偵查不公開原則:   (一)現行犯或準現行犯,已經逮捕,其犯罪事實查證明確者。   (二)越獄脫逃之人犯或通緝犯,經緝獲歸案者。   (三)對於社會治安有重大影響或重大經濟、民生犯罪之案件,被告於偵查中之自白,經調查與事實相符,且無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   (四)偵辦之案件,依據共犯或有關告訴人、被害人、證人之供述及物證,足以認定行為人涉嫌犯罪,對於偵查已無妨礙者。   (五)影響社會大眾生命、身體、自由、財產之安全,有告知民眾注意防範之必要者。   (六)對於社會治安有重大影響之案件,依據查證,足以認定為犯罪嫌疑人,而有告知民眾注意防範或有籲請民眾協助指認之必要時,得發布犯罪嫌疑人聲音、面貌之圖畫、相片、影像或其他類似之訊息資料。   (七)對於社會治安有重大影響之案件,因被告或犯罪嫌疑人逃亡、藏匿或不詳,為期早日查獲,宜請社會大眾協助提供偵查之線索及證物,或懸賞緝捕者。   依前項發布新聞之內容,對於犯罪行為不宜作詳盡深刻之描述,亦不得加入個人評論。   依本要點發布之新聞,除有應秘密之原因外,得公布查獲之贓證物,並得於實施防止指紋混同措施後,提供查扣物品予媒體拍照、攝影。 第5點   檢察、警察暨調查機關辦理案件,於偵查終結前,依本要點發布新聞,應經該機關或上級機關首長核定。但媒體臨時採訪不及請示機關首長時,發言人得依本要點規定發布新聞。   偵查資訊除依本要點之規定發布新聞外,檢警調人員不得私下透漏偵查內容予媒體,亦不宜任意與辦案無關之人員談論或透漏與案情有關之訊息。 第6點   檢察、警察暨調查機關首長,應指定該機關有關人員三至五人,組成新聞處理檢討小組,就當月媒體報導本機關有關偵查案件等之新聞加以檢討。檢討之事項包括發言及回應之時機及內容是否妥適、新聞發布後對引發之評論是否適當,加以處理。   新聞處理檢討小組由該機關首長或其指定之人負責召集,每月至少召開檢討會一次,遇有重大事故,得隨時召集之。但當月無新聞者得免召開。檢討小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