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析超重与失重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竖直县挂物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G,即=G,当质量为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竖直悬挂物的拉力)大于(或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G的现象,叫做超重(或失重),并且超重(或失重)部分力的大小为.利用有关超重与失重的知识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本文举例分析。
一、判断超重与失重现象
例1 游乐园中,游客乘坐能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到超重与失重的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B.当升降机减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C.当升降机减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D.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解析:当升降机有向上的加速度时,游客处于超重状态;当升降机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游客处于失重状态。升降机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时,都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故选项A错误、B正确。升降机减速上升和加速下降时,都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故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BC
点评:正确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超重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失重时,物质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二、超重与失重现象的应用
例2 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中,以下仪器不能使用的是( )
A.天平 B.水银气压计 C.弹簧测力计 D.水银温度计
解析:天平是依据杠杆的平衡原理测量物体的质量,若处于完全失重的环境中,则放在托盘上的物体与托盘间不会存在作用力,故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中,无法使用天平;由于水银气压计是依据水银柱受到策略而产生压强来测大气压的,故水银气压计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中无法使用;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中,尽管弹簧测力计不能测物体受到的重力,但它可以测拉力;水银温度计是靠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与物体是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无关,故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中可以使用。
答案:AB
点评: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于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
三、涉及超重与失重现象的计算
例3 “蹦极”是近年流行的能使人获得强烈超重和失重感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惊险娱乐的惊险娱乐运动,人处在离水面上方约二层楼高的位置(如悬崖边、大桥上、伞塔顶等)用橡皮弹性绳拴住身体,让人自由落下,下落一定高度时弹性绳拉紧,为简化起见,设弹性绳拉紧后人体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到接近水面时速度刚好减为零,然后再反弹,已知某“勇敢者”头戴重50N的头盔,开始下落的高度为76m,设计的系统使人落到离水面28m时弹性绳才绷紧,则当他落到离水面高度为50m左右时,戴着头盔的头部感觉如何?当他落到离水面15m左右的位置时(关朝下脚朝上),其颈部要用多大的力才能拉住头盔?
解析:当此“勇敢者”下落到离水面高度为50m左右时,他正处于自由下落状态,即,因此,这个人以及他身上的装备都正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即此人戴着头盔的头部既感觉不到头盔向下的拉力,也感觉不到向上的压力。
由题设条件可知,在人下落时,弹性绳开始绷紧,产生弹力并立即使人做匀减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在继续向下运动后速度减为零,因此我们可以求出此过程中人的加速度,人自由下落时的速度为:
设弹性绳绷紧后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有:
在此过程中,设人的颈部对头盔向上的拉力为F,对头盔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F=135N
点评: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失重也不是失去重力或重力减少,在同一地点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看起来好像物重有所增大或减小,当物体相对于地面有向上的加速度或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竖直向上的分量不为零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超出的部分在数值上等于或(为加速度的竖直分量)。当物体相对于地面有向下的加速度或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竖直向下的分量不为零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失去的部分在数值上等于或,利用上述结论可以进行定量计算。
认识抛体运动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张林
如果用手拿着一个球,用力抛出去,那么球从被抛出到着地,它的运动轨迹会如何?球从被抛出到着地,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怎样影响它的运动轨迹?有空气阻力和没有空气阻力,轨迹有什么不同?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人对此有不同的回答。
亚里士多德的想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抛体离开手之后能够继续运动,是由于物体被抛出的同时,也推动了周围的空气,是空气推动着物体前进。
中世纪学者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受到埃及亚历山大城的菲罗波诺斯(John Philoponos,生活于公元530年)的反对,他认为,在抛射时有一种内在的力由抛者注入抛体,驱动物体前进,到了中世纪,学者们把菲罗波诺斯所谓的注入抛体的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doc VIP
-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新进展.pptx
- 2025“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0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0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培训课件-冠心病的诊疗.ppt VIP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二年级上册《1 假期有收获》课堂教学课件PPT公开课.pptx VIP
- 2025“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0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00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0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康明斯KTA19-G2型柴油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