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系列二)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 古代诗文阅读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ppt

(系列二)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 古代诗文阅读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系列二)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 古代诗文阅读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昭君怨 咏荷上雨①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注]①本词为作者于庭院中午憩后观雨所作。 参考答案: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阕虚写梦中西湖急雨,下阕实写醒后池荷清雨。用梦中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烟雨之美是公认的,而本词暗示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词人构思巧妙,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 解析:对表达技巧的鉴赏,重点考查的不仅是“是什么”,而且是“为什么”和“怎么样”。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应注意在辨识表达技巧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是什么(点)——为什么(析)——怎么样(评)”这一答题思路。 1. (2015·大连第二次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① (南宋)姜 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②黄昏雨。 第四桥③边,拟共天随④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①丁未:即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吴松:即今吴江市,晚唐诗人陆龟蒙的故乡。②商略:商量,酝酿,准备。③第四桥:即吴松城外的甘泉桥。④天随: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考点巩固练 ★(1)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词作的上片。 __________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前句既写出了燕雁随季节而飞并非有意,又喻示词人纯任天然之意和漂泊江湖之感;中间句写山容阴沉不开,似呈清寂愁苦之色;后句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一番雨意,写出雨意酣浓垂垂欲下之江南烟雨风景;拟人手法使无情物着有情色,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  (2)前人说“今何许”三字,语意丰富,涵盖深广,请简析其中含义和全词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何许”有何时、何处、为何、如何等多重含义,故“今何许”包含着今是何世、世运至于何处、为何至此、我又如何面对等意。词人正是在这反问中,怀古伤今,表达了怀念古人、伤时忧世的情怀,也寄寓了自己不得志的身世之感。 2. (2015·辽阳六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出怎样的环境特点? _________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前两句写春末归乡所见,春残、鸟稀、花落的景象,表现出环境的凄凉、空寂。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 _________ 参考答案: (2)全诗运用对比(或:反衬)的手法,将春花、春鸟与幽竹进行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幽竹不畏春残、不为俗屈、永葆节操的高尚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更借此表达自己清高正直的人格追求。 3. (2015·平顶山期末考试)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民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怨 歌 行① 汉乐府民歌 新裂②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③夺炎热。 弃捐④箧笥⑤中,恩情中道绝。 [注]①选自《相和歌·楚调曲》。②新裂:是说刚从织机上扯下来。③飙(biāo):急风。④捐:抛弃。⑤箧笥(qiè sì):箱子。 (1)“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这一句诗有何寓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以团扇比喻女子,扇子可置于怀袖之中,天气炎热时可随时取出摇动,顿生微风,使人爽快。表达了女子蒙受恩宠时的满足,同时也说明女子只不过是供男子欢娱之物,表达了女子被玩弄的悲哀和辛酸。 虚实结合   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   如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写虚,通过“行人”设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以小见大   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借古讽今   这在咏史、怀古诗中是最常见的,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向当权者提出忠告。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