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透析产业之关键参与者—%0B血液透析.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透析产业之关键参与者—血液透析

第三章 透析產業之關鍵參與者— 血液透析 自西元 1943 年荷蘭醫師 Willem J. kolff 製作全球第一枚俗稱 人工腎臟的透析器(Dialyzer)之後,首次成功地以機器代替人體腎臟 器官進行血液淨化功能,自此人工腎(透析)的裝置及其相關醫療服 務便有著持續且顯著的進步,無論是在硬體的醫療材質上或是周邊 的軟性醫療服務。我國於 1963 年左右引進血液透析醫療,1968 年 完成第一例腎臟移植,1984 年開始導入連續性攜帶式腹膜透析,經 歷多年之努力與發展,目前國內人工腎(透析)產業已發展到一相當 成熟且完整的階段,其產業供需結構簡單說明如下(圖一) 。 該產業的組成可粗分為兩大區塊:供給面及需求面。供給面主要 有位於產業上游的人工腎(透析)裝置製造商、將人工腎(透析)裝置自上 游買入再轉手賣給下游的代理商、以及位於下游最接近客戶端的醫療 服務供應商。而在客戶端的需求面則包含兩個重要角色,一是最終端 的洗腎病患,另一個則是給付醫療費用的保險機構,在 1995 年全民健 康保險制度實施之後,此一角色已由中央健康保險局概括扮演。 洗腎病患 裝置產品製造商 裝置產品代理商 醫療服務供應商 中央健康保險局 供給面 需求面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資料來源:工研院 IEK-ITIS 計畫(2004/10) 圖 1 人工腎(透析)產業供需面結構圖 1 為了將本文的分析焦點呈現在供需結構之角力變動,對上述五 大玩家的個別特性及其扮演角色應有所了解,現詳細敘述如下。 一、人工腎(透析)裝置製造商 人工腎(透析)裝置製造商是該產業的頭端,位於供給鏈上游的 起始位置,為帶領該產業進步的重要火車頭角色。 血液透析治療需使用透析機(Dialysis Machine) ,搭配之消耗性 附屬醫材包括:俗稱人工腎臟的透析器(Dialyzer) 、血液迴路管 (Blood Tubing Set) 、穿刺針(Fistulous Needle) 、透析液(Dialysate) 、 動靜脈血管通路(Arteriovenous Access Graft) 、血液幫浦(Pump) 、腎 臟導管(Renal Catheter) 、藥粉、生理食鹽水、及保護罩等等,至於 主要藥品則包括紅血球生成素(EPO) 、肝素(Heparin) 、維他命 D(Vitamin D) 、高血壓藥品、以及糖尿病藥品等等。 透析機為整個人工腎(透析)裝置的核心產品,其製造技術困 難,因此單價高昂,大多數廠商視其為透析治療的靈魂設備,因此 也會投注相對多量的研發經費與人力。至於周邊搭配的消耗性附屬 醫材其製造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單一價格不高,但是這些裝置皆為 使用一次即丟(Single Use)的耗材,再加上每次血液透析療程所應 使用的耗材量皆有一定的標準,因此雖然其單一價格不高,但是在 需求量龐大的情況下仍舊是人工腎(透析)裝置製造商的重點銷售 及主要獲利來源的產品之一。 全球人工腎(透析)裝置製造商約十四家左右(表六) ,主要之領導 廠商仍以歐美及日本為主,探究其原因大致可簡單歸納為歐美廠商 因為最早進入該市場進行人工腎(透析)裝置的研發,在擁有先行者優 勢的情況下,自然較容易成為市場的領導廠商;至於日本製造廠之 所以能夠在此產業上游立足,主要是由於日本國內醫療給付制度十 分完善,讓病患存活率大大提昇,再加上人口老化之趨勢十分明顯, 2 在累積的需求病患與日俱增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製造廠商也呈等 比級數的速度增加。根據統計,日本國內末期腎衰竭患者罹病粗盛 行率高居全球第一位,其病患人數約佔全世界總患者人數之 1/5 ,在 需求拉力如此強大的狀況下,日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