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断学 心电图学2
心
电
图
学
事业一部市场部
王菲
心电图的概念
Electrocardiogram(ECG)
心脏是循环系统中重要的器官。由于心脏不断地
进行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血液才能在闭锁的
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心脏在机械性收缩之前,
首先产生电激动。心肌激动所产生的微小电流可经
过身体组织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不同
的电位。
心电图的概念
Electrocardiogram(ECG)
在体表放置两个电极,分别用导线联接到心电图
机 (即精密的电流计)的两端,它会按照心脏激动的
时间顺序,将体表两点间的电位差记录下来,形成一
条连续的曲线,这就是心电图。
背景知识
产生机理
l 自1887年英国人瓦勒描记出人类第一份心电图
至今已115年,而荷兰的爱因霍芬将心电图技
术的问世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心脏生理学的研究
水平,提高了心血管病的诊断能力,甚至使整
个临床学都随之发生改观。
背景知识
产生机理
l 1903年爱因霍芬发表了题为“一种新的电流
计”里程碑式重要文章。为此,对心电图的
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爱因霍芬由
此荣获1924年诺贝尔奖。
l 1927年爱因霍芬因腹部癌症不幸逝世。鉴
于他对心电图理论和记录技术得开创性功
绩,爱因霍芬被誉为心电图之父。
背景知识
产生机理
l心电图应用与临床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作为一门独立的
临床检查诊断学科自成体系,随着科学进步,新技术的
不断涌现使心电图学派生出许多分支,并显示出勃勃的
生机。
l我们在这里简要介绍心电图技术的历史溯源,临床应用
现状和发展趋势。
心电图分类、检查目的
分类:
一、运动试验心电图
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在安静或一般状态下心电图可能正
常,但在体力活动增加时易发病。因此,让病人做一定量的运动,如:
A骑专门的自行车或 B在活动的平板上行走,
然后再作心电图检查,就可提高心肌缺血时心电图改变的诊断准
确率,此即为运动试验心电图。
心电图分类、检查目的
二、连续心电图检测
连续心电图检测为贮存回忆或全面记录的方式,
其优点在于可以随时发现心律失常的发作,并可立即
给予处理,故对心肌梗塞等严重心脏病尤为适用,这种
心电图检测为普通心电图.
心电图分类、检查目的
三、动态心电图 (DCG)
动态心电图 (DCG)的产生:
动态心电图 (DCG)系美国理学博士HolterN.J于1947年首创,
用以连续记录生物电活动的一种技术.该仪器首先以无线电传送人
的脑电图.其后Holter转而致力于心脏电活动的研究.1957年
Holter用随身携带的心电记录仪对心脏进行研究,故又称Holter
心电图也就是动态心电图 (DCG).
心电图分类、检查目的
动态心电图(DCG)概念:
动态心电图是长时间24小时(或超过24小时)连续
记录动态心脏活动的方法.它能充分反映受检查者在
活动、睡眠状况下心脏出现的症状和变化.适用于检
查一过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对心律失常能定性、
定量诊断并能了解心脏储备能力.
心电图分类、检查目的
优点:
由于监测时间长,故可获得大量的定性的心电图资料,
其对短暂性、一过性、阵发性心律失常,ST-T变化的
检获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定量诊断并能了解心
脏储备能力.若以记录24小时为例,则可以获得10万次左
右心电信息,故不言而喻,从中发现出异常改变的可能性
远较普通心电图为高。
心电图分类、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