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县文学概况.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彰化县文学概况

臺灣縣市文學研究期末報告 臺文碩一 顏秀芳 彰化縣文學概況 一、 行政區劃分的歷史沿革 彰化縣最早由台灣原住民族貓霧捒族居住,一六六一年劃給天興縣,一六八四年劃 由諸羅縣管轄,一七二三年(雍正元年)由諸羅縣獨立單獨設縣。清初稱彰化為半線, 隸屬諸羅縣,古地名「半線」係採自平埔族「半線社」的語音翻譯。於康熙二十三年間, 閩南地區居民相繼東渡,聚集鹿港一帶,造成人口大增,因而於雍正元年始將諸羅縣中 間百餘里土地設為縣治,南至虎尾,北抵大甲,從此才稱彰化。據福建巡撫王紹蘭「彰 化縣碑記」中的一段話:「實獲眾心、保域保民、彰聖天子、丕昌海隅之化歟」,取「顯 彰勝化」、「顯彰皇化」之意,此為取名為「彰化」的由來。 一八九五年日本統治台灣後,彰化由台中縣管轄(一九○一年獨立為彰化廳),一 九○九年與台中廳合併,設台中支廳,一九二○年改隸台中州,劃分為一州轄市(彰化 市)三郡(彰化郡、員林郡、北斗郡)。 彰化縣位於台灣西部正中央,南北長 44 公里,北部東西寬約 12 公里,南部寬約 40 公里,面積 1,074.40 平方公里,佔全省土地面積 2.99%。彰化縣西臨台灣海峽,北 以大肚溪與台中縣為界,南邊以寬廣的濁水溪與雲林縣遙遙相隔,東倚八卦山脈與南投 縣為臨。 目前彰化縣行政區共劃分為一縣轄市、七鎮、十八鄉,分別為﹕彰化市、鹿港鎮、 和美鎮、員林鎮、溪湖鎮、田中鎮、北斗鎮、二林鎮、線西鄉、伸港鄉、福興鄉、秀水 鄉、花壇鄉、芬園鄉、大村鄉、埔鹽鄉、埔心鄉、永靖鄉、社頭鄉、二水鄉、田尾鄉、 埤頭鄉、芳苑鄉、大城鄉、竹塘鄉及溪州鄉。 二、 作家與作品 筆者將作家與作品分為三個時期,清領時期、日治時期與戰後,依據作家主要的文 學活動的時期來歸類。 ? 清領時期 (一)遊宦者:來台任職時,鼓勵民眾進學修業,建置文教機構,栽培當地俊才,孕育 了彰化地區崇尚文化的風潮。 1. 曾曰英,江西南昌人,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任淡水同知,兼彰化縣事,建白 沙書院。 2. 張世珍,陜西臨潼人,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年)調任彰邑。於南門倡修關帝廟, 並修學署、書院、明倫堂。 3. 胡應魁,河南曲阿人,嘉慶元年(一七九六年)調任彰邑。時以育才為心,所拔取 1 臺灣縣市文學研究期末報告 臺文碩一 顏秀芳 者多名下士。 4. 楊桂森,雲南石屏人,嘉慶十五年(一八一○年)補彰化知縣,全面整修孔廟,購 置禮樂器,重修明倫堂。 5. 吳性澄,嘉慶二十一年(一八一六年)屬彰化縣事,倡議捐修文祠、書院,提攜當 地子弟。 (二)寓台者:另外有一群在大陸已奠定一定的學問基礎,或科舉失利,或謀生困難, 於是前往台灣這個新地區,有些用「寄籍」的方式期望考取功名,即使不幸落敗, 亦可擔任當地塾師。 1. 重要寓台者如蔡醒甫,福建晉江茂才,生平兩度來台,第一次在同治年間,第二在 蔡光緒年間,詳細年間已不可考,前來臺灣設帳授學同時,又倡組「荔譜吟社」,將 閩地盛行的「詩鐘」傳入彰化地區。 2. 書院的設置亦對於彰化地區的文教推展發揮很大的影響,清代時期許多文人主掌過 書院,藉由這樣的方式,使漢學不斷地傳承下去。當時彰化地區有七所書院: (1) 彰化縣正音書院,雍正年間奉文設立。 (2) 白沙書院,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淡水同知兼攝彰化縣市曾曰瑛倡建於今彰化市。 (3) 螺青書院,嘉慶八年(一八○三年)創設於今北斗鎮。 (4) 主靜書院,嘉慶十六年(一八一一年)彰化知縣楊桂森議建於彰化市,後不果。 (5) 興賢書院,道光三年(一八二四年)由貢生曾拔萃倡建於員林。 (6) 文開書院,道光四年(一八二四年)鹿港同知鄧傳安倡建於鹿港。 (7) 道東書院,咸豐七年(一八五七年)由邑紳阮鵬程等人於和美捐建。 (三)本土文人 1. 陳肇興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603111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