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轮复习.ppt

2017届高三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轮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三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轮复习

高考考点;“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是什么意思?;辉煌历程; 国 家;1.中华文化在世界上走过了自己的辉煌历程 P63;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具体表现:P64   ①几千年从未间断的独特历程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表现。 ②重要见证之一:——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重要见证之二:——史书典籍。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①为什么——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的原因?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②怎么办——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P65 A.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B.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C.推动文化创新。;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P66    A、文学艺术: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B、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P68--69   A、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牲。   B、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P70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重难讲析: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易错知识;类别;----包容性;1、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1.(2011年.海南卷)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 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3?安徽)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12年.安徽卷7)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2014·天津卷]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010安徽)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同学们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国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