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汉字和汉语文字学1[杜]-副本综述.ppt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汉字和汉语文字学1[杜]-副本综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一節 漢字和漢語文字學 ;唐蘭《中國文字學》;裘錫圭 《文字學概要》;徐志奇 漢語文字學概要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體系,是語言書面化的體現者,是最重要的擴大語言交際作用的輔助工具。 ; 文字,先秦叫“名”、“書”、“文”或“字”。; ▲《左傳·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爲 武。”按:文即文字。 ▲东汉高诱撰《呂氏春秋·序》:“暴之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有能增損一字者與千金。” 按:字即文字。 ;▲“文字”合用,始見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時所刊立的琅邪臺刻石上的“器械一量,同書文字”一語中。 ▲此後它既可以用來指記錄某種語言的文字符號的整個體系,也可以用來指一個個的字。 ;(三)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1、文字是视觉符号系统;其唯一的存在形式是其形体。 2、语言是听觉符号系统,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 中国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 ①56个民族 ②80多种语言(亦说120多种) ③有本族文字的民族23个 ④有现行文字31种; 漢字系統中的漢文,指記錄漢語的文字,有兩種:通行漢字和江永婦女字。 ◆通行漢字,指自夏商以來,社會通用以交際的漢字,如商周时期的甲文、金文及現代漢字等。 ◆女書,作為世界上發現的唯一一種女性文字,它起源於中國南部湖南省的江永縣,所以又名江永女書。以前在中國湖南省江永縣及其毗鄰的道縣、江華瑤族自治縣的大瑤山和廣西部分地區的婦女之間流行、傳承的神秘文字。;◆江永婦女字(婦女字或女書),是在湖南西南邊地區的江永縣等地婦女中流傳的一種獨特的漢語書寫系統。由婦女創造,婦女使用、傳女不傳男、男人不聞不問不學不用的一種漢語方言文字,故稱為女書。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種獨特的女性文字符號體系。;女书博物馆路线图;村前的河 ;进村的吊桥 ;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 ;江永女书文化村 ;“江永女书” ;跟馆长学形体表达女书的“江”字 ;“女” ;女书传人 ;听女书传人吟唱女书,就跟着穿越到年代,想像女孩出嫁前,妈妈的千叮咛万嘱咐:当一个贤妻良母 ;女书作品 ;;女字基本构件 ;女书作品,释文: 山青水秀春常在,人寿年丰福无边。 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二、古文字;“古文字”一詞,最早見於漢代。;古文字的下限问题;三、文字學與古文字學;文字學是一個古老的學科,它的研究遠在漢代就已經開始了。清末以前,把研究中國文字的學問稱作“小學”。 ;“小學”這個由學校引申出來的學科名稱,一直沿用到清末。 ;“古文字學”這一名稱出現的時間是在20世紀30年代。當時,唐蘭在北京大學講授古文字。1934年,他把授課用的講義《古文字學導論》手寫石印。後來該書由來薰閣書店公開發行(1981年由齊魯書社再版)。這部書為古文字學科學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是古文字學發展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今天,古文字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成熟的學科,對古文字的分類及學科分支的劃分已相當科學。;古文字學是以古漢字和各種古漢字資料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通過研究古文字的構造和演變規律以及釋讀古文字資料來揭示古代歷史文化的奧秘。;(三)文字學和古文字學的區別;文字學在研究中國文字的起源、書體演變、六書結構、形義關係、文獻用字等問題時,當然必須涉及古代中國文字,甚至主要以古文字作為研究資料和研究對象。因此文字學與古文字學常常相混。;四、文??學與音韻學、訓詁學區別 ;西漢末劉歆於哀帝時繼承其父劉向之業為皇家圖書館校理圖書,撰秘書目錄為《七略》,分圖書為七大類:;其中“六藝略”相當於後來四部圖書分類法中的“經部”,又分為“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小學”計九種。;東漢班固根據《七略》所撰的《漢書?藝文志》六藝類的“小學”之屬著錄有關文字學圖書有: 《蒼頡》、《凡將》、《急就》、 《元尚》、《訓纂》、《別字》、《蒼頡傳》、 《揚雄蒼頡訓纂》、《杜林蒼頡訓纂》、《杜林蒼頡故》計十家四十五篇 。;唐代長孫無忌等撰《隋書?經籍志》,經部圖書已將《聲韻》、《聲類》等音韻之書列入“小學”類,但《爾雅》、《廣雅》、《方言》、《釋名》等解釋詞語的語言著作仍然另屬一類。 ;至北宋宋祁、歐陽修重修的《新唐書?藝文志》,始將“詁訓類”併入“小學類”之中。;今天的文字學,是否還應該包括音韻和訓詁二門學科呢? ;Thank You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