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快书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中国的曲艺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曲艺艺术形式有四百余种。 山东快书在这四百余种的艺术形式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滑稽幽默带给人们无限欢乐,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 ;;一、曲艺的艺术形式;1.什么是曲艺艺术;提问: 在中国尽四百多个曲艺形式中,人们也许知道山东快书这门艺术形式,但是很多同学并不一定知道山东快书的发源以及她在曲艺中所占的位置。 现在我做一个提问,麻烦同学们说出几种曲艺形式,看看山东快书在你的心目中能排在第几?;以“说、唱”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正因为曲艺主要是通过说、唱,或似说似唱,或又说又唱来叙事、抒情,所以要求它的语言必须适于说或唱,一定要生动活泼,洗炼精美并易于上口。 说的如相声、评书、评话; 唱的如京韵大??、单弦牌子曲、扬州清曲、东北大鼓、温州大鼓、胶东大鼓、湖北大鼓等等鼓曲; 似说似唱的(亦称韵诵体)如山东快书、快板书、锣鼓书、萍乡春锣、四川金钱板等; 又说又唱的(既有无伴奏的说,又有音乐伴奏的唱)如山东琴书、徐州琴书、恩施扬琴、武乡琴书、安徽琴书、贵州琴书、云南扬琴等; 又说又唱又舞的走唱如二人转、十不闲、莲花落、凤阳花鼓等。;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们山东曾经有近50多种舞台艺术形式,今天来看能够存活的并不多了。不知道同学们还能说上几种现存的具有山东特色的曲艺形式?;;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人你认识吗;张国立;孙涛;黄宏;2012年在京演出期间受到首长亲切接见;二、山东快书的历史; 现在很多朋友出差到了外地,或着外地的朋友来到咱们山东,一说起来,外地的客人就会顺口说上几句顺口溜什么,“当滴咯当、当滴咯当,表表好汉武二郎,你吃包子俺喝汤,武松个子两丈长……”这就是山东快书,今天我们不论走到天南海北,有时还能够听到人们说上几句朗朗上口的山东快书,还能用嘴来模仿上铜板的声音,如果再过上几十年听不到的时候,我想就会成为山东人的悲哀,就会成为山东文化从业者的耻辱。;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面我想就山东快书的一系列的问题做一个简短的介绍,好让同学们能够粗略的了解一下山东快书这个带有浓郁的山东特色的艺术形式。;1.起源;⑵ 赵大桅 赵大桅,相传是清咸丰年间人。祖籍山东济宁,是山东快书的另一发祥地。他是个落魄文人,穷极无奈,只好卖艺为生。他会编词,起初把武松的故事编成顺口溜演唱,后来吸取山东大鼓的“窜铜腔”,编成山东快书演唱。他用山东大鼓的梨花片做为伴奏乐器,这就是至今还在使用的鸳鸯板。 ⑶ 傅汉章 据山东快书老艺人周侗宾、傅永昌谈:清道光六年,有落第举子36人,归途雨阻临清,为发泄胸中愤懑不平,以民间广为流传的梁山好汉武松故事为依据,编成《武松传》说唱。作者之一李长清将该书带回,后与其表侄傅汉章去山西,因阻邯郸,无奈拿出《武松传》五回,交傅汉章在关帝庙前念唱,得钱还乡。李长清于是发现傅汉章很有演唱才能,便将全书传给了他,傅得《武松传》潜心研究,加以充实发展,于道光十九年曲阜林门会(孔林前春秋庙会),正式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所以说傅汉章是最早演出山东快书的艺人。至今约有150年的历史。傅汉章说承前启后,以艺人传说的道光十九年曲阜林门会演出为依据。有时间,有地点,有场合,可靠性大。;2.发展; 另一支沿长江向东南发展,武汉、徐州、蚌埠、南京、上海等地也是30年代末就见到了山东快书。戚永立、高元钧等山东快书名家都曾在这一带作艺。高元钧时间最长,遂有“红遍江南”之誉。 山东快书起初流传在农村,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渐渐进入城市,虽然健康淳朴的形式还保留着,但为了迎合小市民的趣味,不健康的成分日益增多。跟相声类似,流传山东快书搀进所谓“荤口”,于是质朴清新的山东快书越来越低级下流,到解放前夕已岌岌可危。 解放后,山东快书获得新生,迅速发展。特别是在解放军部队里,山东快书十分活跃。这跟山东快书歌唱英雄的传统和粗犷豪放的风格有关。 50年代初期,山东快书始向全国发展,高元钧在这方面的推动作用是很大的。1950年3月,他从上海北上,开拓山东快书新的流传地区。先到天津,最初献艺于小梨园,同台尽是曲艺名家,如小彩舞、花五宝、郭荣启、石慧儒等。天津号称曲艺之乡,观众艺术鉴赏力强,艺人站住脚不易。高元钧一靠“红遍江南”之盛誉,二靠初闻天津码头的新鲜劲儿,三靠技艺精湛,乡土味浓,结果一炮打响,十分轰动。翌年又由天津到北京,最初献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