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3.4农药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任务3.4农药讲解

学习任务3.4 农药对饲料的污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农药是指用于防治、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的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人类对粮食的需求,推动了农药生产和使用的迅速发展。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国注册的农药品种近2000种,其中常用的有500种。农药的分类方法很多,但以防治对象进行分类最为广泛,即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农药施用后,一部分附着于植物体上,或渗入植株体内残留下来,使粮、菜、水果等受到污染;另一部分散落在土壤中(有时则是直接施于土壤中)或蒸发、散逸到空气中,或随雨水及农田排水流入河湖,污染水体和水生生物。农产品的残留农药通过饲料,污染畜禽产品。因此,农药残留通过大气、水体、土壤、食品,最终进入人体,引起各种慢性或急性疾病。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及危害较大的农药,主要是性质稳定、在环境或生物体内不易降解转化,而又有一定毒性的品种,如滴滴涕(DDT)等持久性高残留农药。为此,研究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和高选择性(即非广谱的)新型农药,已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 ;一、杀虫剂;; 有机氯杀虫剂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在环境中的残留期长,可在动物体内长时间蓄积。以有机氯杀虫剂湿性粉剂的水悬液喷洒农作物,一般情况下4~12周后方可消失。动物性饲料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高于植物性饲料,谷物种子中的残留量比粗饲料少。 ; 有机氯杀虫剂经口摄入被肠道吸收,除部分经粪、尿和乳汁排出外,主要蓄积于脂肪组织,其次为肝、肾、脾及脑组织。蓄积在脂肪组织中的有机氯杀虫剂不影响脂肪代谢,但仍保持其毒性,在饥饿、疾病造成动物体重下降时,脂肪中的农药可被动员出来,产生毒性作用;蓄积在实质脏器的脂肪组织中,能影响组织细胞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尤其对肝脏有较大的损害,可引起肝脏营养性失调,发生变性甚至坏死。 ;有机氯杀虫剂对动物的急性??性为中等毒性,属神经毒和细胞毒,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侵入大脑和通过胎盘传递给胚胎,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中枢、小脑、脑干和肝、肾、生殖系统。 很多国家由于长期和大量使用这种农药,已造成环境、食品与饲料的污染,在动物和人体内有较多的蓄积,农畜产品受污染而影响了食品出口。我国已于1983年停止生产,从1984年开始停止使用有机氯杀虫剂。 ;(二)有机磷杀虫剂;1.在农作物中的残留; 有机磷杀虫剂在室温下的半减期一般为7~10d,低温时分解较为缓慢。作物水分含量较高,农药也易于降解。农药完全分解所需的时间,一般触杀性农药为2~3周,内吸性农药需3~4个月。 ;某些有机磷杀虫剂,尤其是含硫醚基的内吸性杀虫剂,进入植物体后有一转毒过程。例如,内吸磷的两种异构体(硫酮式和硫醇式)被植物吸收后,先氧化为相应的亚砜、砜和磷酸酯,以后逐渐水解为二乙基磷酸,最终水解为磷酸。其中,硫醇式代谢物(如硫醇式亚砜、硫醇式砜等)对哺乳动物经口急性毒性比母体化合物还大。因此,内吸磷施用作物后,其残留性比一般有机磷长得多,内吸磷的一些类似物如甲拌磷、乙拌磷、甲基内吸磷、异吸磷、二甲硫吸磷等的代谢情况也是如此。这种现象对评价饲料中农药残留的毒性有重要意义。对这类农药,在选用残留分析方法、对检测结果的表示及制订施药的安全间隔期时,都要考虑其降解代谢产物的这一特性。; 有机磷杀虫剂在作物不同部位的残留情况有所差异,如在根类或块茎类作物比在叶菜类或豆类的豆荚部分的残留时间长。 ;与有机氯杀虫剂相似,有机磷杀虫剂主要残留在谷粒和叶菜类的外皮部分。因此,粮食经加工后,残留农药可大幅度下降。叶菜类经过洗涤、块根块茎类经过削皮,都能减少残留的有机磷农药。一般来说,除内吸性很强的有机磷杀虫剂外,饲料经过洗涤、加工等处理,其中残留的农药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减少。 ;2.对动物的毒性;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的临床表现有三类:①毒蕈碱样症状,即瞳孔缩小,流涎,出汗,呼吸困难,肺水肿,呕吐,腹痛、腹泻,尿失禁等;②烟碱样症状,即肌肉纤维颤动,痉挛,四肢僵硬等;③乙酰胆碱在脑内积累而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即乏力,不安,先兴奋后抑制,重者发生昏迷。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后,体内的磷酰化胆碱酯酶可自行水解,脱下磷酰基部分,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但这种自然水解的速率非常缓慢,必须应用胆碱酯酶复活剂。肟类化合物如解磷定(又称碘磷定,PAM)、氯磷定、双复磷、双解磷等胆碱酯酶复活剂,能从磷酰化胆碱酯酶的活性中心夺取磷酰基团,从而解除有机磷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恢复其活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时,除应用上述特效解毒剂外,还可应用生理解毒剂或称生理拮抗剂,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