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通史序.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課 臺灣通史序 連橫;課前引導;4分鐘看完世界版圖變遷史!華夏驕傲;把臺灣史當作舞臺的DJ── Taiwan Bar 創辦人Hauer 從野草莓、洪仲丘到反服貿,臺灣公民運動越燒越旺,也越來越多調查指出臺灣人認同正移轉中,紛亂之中越來越多人回頭看,臺灣吧以新的觀點、說故事的方法,將「引起對臺灣史的興趣」作為目標。歷史與政治往往緊密相連,當權者掌握了史觀,對歷史事件賦予定位、下結論以讓自身擁有正當性,而這也讓「歷史教材」提供的思考空間有先天限制。 ;「不過度複雜、不下定論而鼓勵閱聽人自己尋找答案、專注在腳本的流暢跟有趣」,是Hauer口中臺灣吧的腳本原則,也讓他們在古老的命題中找到新的詮釋方法。 網站:http://www.taiwanbar.cc/ 把「臺灣史」當舞臺的DJ:專訪Taiwan Bar創辦人Hauer;少年臺灣史;少年臺灣史;目次;題解;題解;(1)體例:通史   上起隋代,終於割讓,歷記臺灣一千二    百九十年之事。 (2)體裁:分為〈紀〉四篇、〈志〉二十   四篇、〈傳〉六十篇三部分。共計八十   八篇,並附有圖、表,為臺灣有史以來   第一部完備的史書。;撰寫《臺灣通史》動機;《臺灣通史》發行狀況;「序跋」類文體;;詩序;「贈序類」代表作品;作者;作者;作者;心儀孫文,號武公;父親授書;學詩以述家國淒涼之感;創辦報社,言論激烈;盡閱臺灣檔案資料;為長孫連戰命名;作品:《臺灣詩乘》;作品:《臺灣語典》;圖片來源:/lpic/jpg /files/mark/photo/2012-12-24/ 013BCC0A629714A6FF8080813BC96981.jpg;作品:《劍花室詩集》;;即《雅堂文集》,共四卷。;國學常識;史書體例;活化教學問題引導;1.首段以哪一組排比句勾劃出臺灣歷史的發展? 答:;2.首段作者認為舊志的缺失有哪些? 答:;3.作者極力批評舊志的缺失,有何用意? 答:;4.連橫在本段中論及舊志「不及載」與「不備載」各有哪些? 答:;5.在本段中,作者認為史書的重要性何在? 答:;6.連橫引用古人之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的用意為何? 答:;7.對「國可滅,而史不可滅」的論點,你認同嗎?請舉例說明你的看法。 答:;8.說明修臺灣史困難的原因。 答:;9.作者在提到修臺灣史的艱難時,用何種表現手法來陳述? 答:;10.作者謂「顧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今日修之尤難」,其原因為何?【問題討論二】 答:;11.作者說:「然及今為之,尚非甚難,若再經十年、二十年而後修之,則真有難為者。」原因何在? 答:;12.對於臺灣缺乏完備的史書,作者如何表達他的沉痛?【問題討論一】 答:;13.請說明《臺灣通史》的體例及起訖年代。 答:;14.末段稱頌先民篳路藍縷之功,用意何在? 答:;15.末段用「渡大海,入荒陬」發端,至「婆娑之洋,美麗之島」作結,寄託作者何種深意? 答:;16.作者對祖先「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有怎樣的感念?對後人又有怎樣的期許?【問題討論三】 答:;17.「此非舊史氏之罪歟」、「豈非臺人之痛歟」、「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本文多用激問用法,請問這樣的用法在本課中有何作用? 答:;18.臺灣是個海島,也是個移民社會,加上過去政權更迭頻繁,因此在文化方面具有什麼特色? 答:;19.請找出一個足以介紹臺灣的亮點,並簡要說明它的特色。 答:;結構表;臺灣通史序 ;期勉寄盼 ;課文賞析;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句式變化,蘊含深情;問題討論;1.對於臺灣缺乏完備的史書,作者如何表達他的沉痛? 答:;2.作者謂「顧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今日修之尤難」,其原因為何? 答:;3.作者對祖先「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有怎樣的感念?對後人又有怎樣的期許? 答:;文法修辭;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 →兼層遞 有英人之役、有美船之役、有法軍之役 正經界,籌軍防,興土宜,勵教育 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 ;此非舊史氏之罪歟 →激問 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 →激問 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 →激問 ;苟欲以二三陳編而知臺灣大勢→書 草澤群雄,後先崛起→鄉野民間 朱、林以下,輒啟兵戎→戰爭 私家收拾,半付祝融→火災 以成風雨名山之業→不朽之著作 遂以十稔之間,撰成《臺灣通史》→年 ;倒裝;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  →明引 是以郢書燕說,猶存其名;晉《乘》楚 《杌》,語多可採。  →暗引 →補充:韓非子說(郢書燕說) ;層遞;字義辨析;漸;顧;顧;婆娑;隨身讀應用練習;1.下列有關《臺灣通史》的敘述,何者正確? (A)以志繫年、以紀記事、以傳寫人 (B)起自隋代,終於割讓,為通貫數代的史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