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某矿井瓦斯抽采设计-学位论文
PAGE \* MERGEFORMAT 28
瓦斯抽放设计
编 制
审 核
科 长
总工程师
xxxxx通风科目录 TOC \o 1-2 \u
1 绪论 PAGEREF _Toc19045 1
1.1 概述 PAGEREF _Toc7562 1
1.2 设计的指导思想 PAGEREF _Toc14312 3
1.3 抽采效果预计 PAGEREF _Toc14555 3
2 井田概况 PAGEREF _Toc25485 3
2.1 交通位置 PAGEREF _Toc16832 3
2.2 地形地貌 PAGEREF _Toc6012 3
2.3 地表水 PAGEREF _Toc25530 4
3 矿井瓦斯赋存 PAGEREF _Toc31581 4
3.1 煤层瓦斯基本参数 PAGEREF _Toc20816 4
3.2 采区瓦斯储量 PAGEREF _Toc784 5
4 瓦斯抽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PAGEREF _Toc29813 8
4.1 瓦斯抽放的必要性 PAGEREF _Toc26634 8
4.2 瓦斯抽放的可行性 PAGEREF _Toc25320 14
5 抽放方法 PAGEREF _Toc10920 15
5.选择瓦斯抽采方法的依据 PAGEREF _Toc16074 15
5.2 采区瓦斯来源分析 PAGEREF _Toc17138 15
5.3 抽放方法选择 PAGEREF _Toc11459 16
5.4 钻孔及钻场布置及封孔方法 PAGEREF _Toc9381 16
6 瓦斯抽放管路系统及设备选型 PAGEREF _Toc5227 19
6.1 抽放管路选型及阻力计算 PAGEREF _Toc6281 19
6.2 瓦斯抽放泵选型 PAGEREF _Toc17613 25
6.3 辅助设备 PAGEREF _Toc15697 25
7 瓦斯抽采参数检测与监测 PAGEREF _Toc9798 26
7.1 瓦斯抽采参数检测 PAGEREF _Toc21655 26
7.2 地面抽采泵房监测监控 PAGEREF _Toc11272 26
7.3 抽采泵断电控制 PAGEREF _Toc25785 28
1 绪论
1.1 概述
地理位置:xxxxx公司xxxxx为xxx煤炭产业集团下属xx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二级单位,具有独立采矿权人的国有煤炭生产企业。
生产能力:xxxxx矿井以生产原煤为主,矿井于1988年12月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并于2005年经xxx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以xxx函[2005]734号文《xxx省经济贸??委员会关于xxx(集团)xxx煤矿和xxxxx生产能力核定的批复》之中审批,xxxxx矿井综合生产能力核定为50万吨/年。
井田地处xxx煤田北部,北与xxx田相联,南与xxx井田相接,南北走向长7.8km,东西宽3.5km。井田所处构造部位属新华夏系xxx沉降带川东褶皱带的中山背斜北段,井田内断层裂隙发育,采区内主要开采煤层受F35、F38等大断层和中山背斜轴的影响和破坏。上以+400m标高为界,下以-200m标高为界。
煤系地层属三迭系须家河组(T3xj),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共有9层,其中内连、外连为井田内主采煤层。煤层均为低硫、特低磷的1/3焦煤。
井田内煤系地层为陆相沉积,岩性变化大,含煤层数多,加上古河流冲蚀,稳定性差;煤系地层的沉积环境具有明显的冲积旋回征,旋回下部为河道滞留及边滩沉积,与下伏岩石冲刷接触,旋回上部为泛滥平原沉积。至2005年末,矿井煤层地质储量(A+B+C+D)为1265.7万吨,工业储量(A+B+C)为1181.8万吨,其中高级储量(A+B)为569.9万吨,可采储量为844.2万吨。服务年限20年。
xxxxx水文地质类型属简单类型。矿区内基本以中山背斜所形成的山脊为地表分水岭,分水岭东、西两侧横向溪沟发育。东侧溪沟分布稀少,汇集了分水岭以东泉水及井水和斯耳子沟、夏家沟、刘家湾等地表溪沟水,并汇入明月江。西侧溪沟分布较密集,汇集了分水岭以西泉水及井水和王家沟、龙沟、汪家沟、代家湾、黑子沟、廖家沟等地表溪沟,并汇入铜堡河,最后均汇入洲河。
矿区以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毕设论文.doc
- 煤矿井田说明书-学位论文.doc
- 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学位论文.doc
- 煤矿水平8号煤层某采区设计开采说明书范例仅供参考正文-学位论文.doc
- 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三道岭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毕设论文.doc
- 煤矿施工组织投标方案书-学位论文.doc
- 煤矿瓦斯微机监测系统设计终稿-学位论文.doc
- 煤矿整合技改项目投资建设环境评估表定稿正文-学位论文.doc
- 煤气加压站控制系统设计-学位论文.doc
- 煤炭企业生产调度与销售方案设计-毕设论文.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