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课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1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预习提纲】
A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产生的背景
B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的主要思想观点
C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D对明清进步思潮的评价
【教学设计】
一、明清之际出现进步思潮的背景
阅读引言、P21知识链接加以概括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人民起义风起云涌,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产生与发展(根
本原因),工商业阶层扩大
3、思想: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八股取士束缚人的思想,
程朱理学摧残人性
二、明代晚期“异端”思想家李贽
1、生平
2.思想主张
1、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材料二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请思考:从这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贽什么样的“异端”思想?(6分)
答:⑴反对盲从孔子;⑵反对礼教虚伪;⑶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思想主张:
①批判程朱理学,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权威化
②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
③从哲学高度否定天理本原论
3、对李贽思想的评价
把矛头指向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的精神,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利于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阅读P20—21分别概述三位思想家的思想观点
材料三 ……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请思考:材料三、四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4分)
答:⑴批判封建君主专制;⑵主张“工商皆本”。
材料五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材料六 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 ——顾炎武《日知录》
请思考:材料五、六反映了顾炎武怎样的思想主张?(6分)
答:⑴反对君主专制;
⑵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⑶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思考:明清之际思想家思想的异同点?
三、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1、明晚期:李贽批判理学把儒学教条化,开辟了儒学发展的新的方向,也成为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先导。
2、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在对理学的不合理部分的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思想,为儒学发展变革注入了活力
四、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评价
【知识巩固】
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及影响
时间人物著作主要思想影响明代晚期李贽《焚书》《藏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揭露理学家虚伪,强调个性发展;提倡男女平等;万物皆生于两,阴阳二气被称为“异端”,直指封建礼教正统思想,对当时思想解放起到积极作用明末清初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经世致用思想;工商皆本;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王权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猛烈冲击;对后世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黄宗羲《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王夫之《船山遗书》
知识链接
【经世致用】
1、背景:出现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的空疏学风。
2、含义: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
3、其特点是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练习提升】
一、选择题
1、明清进步思想家(四人)的共同主张是:
A、否定君主专制
B、批判宋明理学
C、限制君权
D、扩大人民权力
2、明末“经世致用”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不包括:
A、政局动荡,统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赋税不均,百姓生活困苦
B、商品经济蓬勃发展,“重商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C、一些士大夫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相结合
D、明朝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3、“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从本质上说明
A.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