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doc
PAGE
PAGE 22
2012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一 全球首个戊型肝炎疫苗上市
戊型肝炎,听起来似乎没有甲肝和乙肝“厉害”,实际上它的杀伤力丝毫不弱。其症状与甲肝相似,而病死率更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被戊肝病毒感染。中国人中有近二成曾感染过。近年戊肝的发病率上升,已成为中国最常见的成人急性肝炎。但它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研制疫苗是唯一解决之道。
为此,中国从十多年前开始了进行戊肝病毒的研究。政府和企业在这一项目上陆续投入5亿元。科学家不仅发现了戊肝病毒的“特殊踪迹”,而且还利用基因改造让大肠杆菌表现出病毒的特性,从而得到了疫苗。
中国戊肝疫苗的第三期临床试验有超过11万人参与。是迄今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疫苗三期临床研究。试验结果2010年发表于著名医学刊物《柳叶刀》上。试验显示,在防止感染方面,疫苗100%有效。从科研到生产,我国在一系列关键环节都掌握了技术专利。从而使该疫苗成为我国少见的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源头创新性生物药物。
今年1月,由高校和企业联合研制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10月正式上市。并且可能会通过与联合国儿童署和疾病防治组织的合作,在南亚等多发病区推广。
二 国产CPU搭建的千万亿次计算机成功应用
1月,全部采用国产CPU和系统软件构建的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计算机——“神威蓝光”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超级计算中心成功投入应用,这标志着我国继美国、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第三个能够采用自主CPU构建千万亿次计算机的国家。之前,“神威蓝光”已经过3个多月的试运行。
此次投入应用的“神威蓝光”计算机采用了8704个16核的“神威1600”CPU。它的峰值计算速度达到每秒1100万亿次浮点计算。系统全面采用高密度组装和低功耗技术,组装密度和能效比居世界领先水平。同之前国内的超级计算机相比,“神威蓝光”首次完全采用国产CPU。它的研制成功实现了国家大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目标,大幅提升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自主研制和应用水平。
高性能计算机似乎和普通人距离遥远,但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和高性能计算机密不可分了。例如,您收到的天气预报信息就是高性能计算机对大量数据进行高速运算后的结果。数值天气预报要输入常规的观测、雷达观测、船舶观测、卫星观测等获取的气象资料,利用大气动力学中所用的方程组,即连续方程、热力学方程、水汽方程、状态方程等,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运算(一般不超过2小时),最后得出温度、气压、空气密度等多个天气指标的时空分析。而且,预报区域精度提高一倍,其所需计算量还要提高16倍。这种庞杂的运算,靠单个CPU或普通的计算机不可能完成。此外,高性能的计算机在地质、气象、石油勘探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也是汽车、航空、化工、制药等行业的重要科研工具。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能力和应用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世界发达国家竞相争夺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三 大亚湾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
?
在世界上第二大的核反应堆群旁边,一座被凿空的花岗岩石大山里,最精密的科学仪器揭示出中微子的秘密。
今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中方首席科学家王贻芳在北京宣布,大亚湾实验找到了标准理论预言的第三种中微子振荡。很快就有物理学家评论说,这是一个世界级的发现,也是中国实验物理学迄今为止的最大成就。
中微子是一种无处不在,却质量细微,极难捕捉的神秘粒子。科学家根据各种迹象猜测,中微子分为三种类型,而且互相转化,因此有三种“变脸”方式——前两种已经被测出,发现者也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剩下的一种是否存在,需要科学家用数据来证明。
实验关键是制造测量仪器,还有配制特殊的溶液,都由中国科学家完成。实验的设计指标和精度达到了国际最高,为取得好结果打下了基础。
同样致力于测量第三种中微子振荡的,还有韩国等地的科学小组。在这场国际竞赛中,大亚湾实验找对了大方向,而且数据分析也做得更好——每天的海量实验数据,第一时间传输到北京和世界各地,而中方的分析是最快的。中国科学家工作的高速度、高水平让国际同行印象深刻。
当大亚湾实验组宣布结果后,测量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遍全球,引起各大媒体的报道和评论。
大亚湾实验一方面证实了对中微子性质的猜想,另一方面,由于它大大提高了中微子测量的精度。也给未来新的实验指明了方向。有助于解开一个困扰科学家的宇宙之谜。
我们这个宇宙中,物质远远多于反物质。中微子就是观察这种不对称性的一个好窗口,因为只存在左旋的中微子,而它的镜像对称——右旋中微子却不存在,这在粒子中独一无二。美国《科学》杂志评价说:大亚湾的成果“完成了一幅中微子的概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