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移动互联网安全综述.pdf
2016年第 42卷第 2期 无线电通信技术 1
doi:10.3969 / j.issn.1003-3114.2016.02.01
引用格式:孙其博.移动互联网安全综述[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6,42(2):01-08.
移动互联网安全综述
孙其博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 100876)
摘 要: 移动互联网是传统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融台的产物,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具移动特性、更深入到日常工
作生活的应用支撑。 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介绍移动互联网功能架构的基础上,从传统移动通信网以及传统互联
网的角度简要介绍了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详细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接入网络以及应用服务面临
的主要安全问题,提出了静态安全体系框架与动态主动安全防御相结合的移动互联网安全体系研究思路。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安全框架;态势感知
中图分类号: TP3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114(2016)02-01-8
Overview of Mobile Internet Security
SUN Qi-bo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 100876,China)
Abstract:Mobile Internet is a product from the fus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traditional Internet. It can provide
users with the application support which has higher mobility and can penetrate into people's daily work and life.Based on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mobile Internet,this paper describes in detail mobile Internet security problems and their origin.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tail the main security challenges come from mobile devices,access network,application service,and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thinking of mobile Internet security security system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static security architecture and dynamic active
security defense.
Key words: mobile Internet; intelligent terminal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application security; security framework;
situation awareness
收稿日期:2015-11-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专家简介:孙其博(1975—),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下一代网络与网络智能化、服务计
算与服务安全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发表 SCI / EI 检索
论文 90余篇,专著 3本,专利 41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项,省
部级项目 2项,国防科研项目 1项。
0 引言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网
络。 据统计,截至 2015 年 6 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
6.68亿人,其中使用手机终端上网的移动互联网网
民达到 5.94亿人[1]。
总体而言,当前移动互联网产业环境正在向着
“去电信化”和“互联网中心化”的方向演进[2]。 随
之而来的是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正在取代技术颠覆
成为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
然而随着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也面临着与日
俱增的安全威胁以及安全保障方面的挑战,对于其
安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尽早提
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移动互联网的定义与技术体系
移动互联网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
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
称[3]。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在《移动互
联网白皮书(2011 年)》 [4]。 中指出:“移动互联网
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炼化装置故障链式效应定量安全预警方法.pdf
- 热力学法在泵性能测试中的应用及与传统方法的比较.pdf
- 焦化厂安全生产技术.pdf
- 物化法去除糖蜜酒精废水硫酸盐效果及其产气性能的比较.pdf
- 玉米秸秆中不同木质素脱除方法对纤维素酶吸附及酶解效果的比较.pdf
- 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线路故障跳闸判据的改进.pdf
- 石油企业安全目标管理运行模式研究.pdf
- 碳纤维椎间融合器与钛网椎间融合器修复腰椎退行性变:生物相容性比较.pdf
- 社会比较效应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黑龙江垦区社会心态调查的分析.pdf
- 社会组织参与"五水共治"的机制及其保障.pdf
- 移动社交网络中一种朋友发现的隐私安全保护策略.pdf
- 移动计算中2种呼叫接入控制优化策略的分析与比较.pdf
- 第五十讲原油输油站安全功能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验证.pdf
- 绿化施工中安全问题探讨.pdf
- 缺氧/好氧和协同控制DO/HRT工艺对亚硝化的影响比较.pdf
- 缺血性心肌病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 SYNTAX 积分比较.pdf
- 罐式煅烧炉连杆机构中安全销的设计.pdf
- 考虑暂态安全的预防-紧急协调控制问题研究.pdf
- 聚焦社会公平: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其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东、西部地区农民群体的调查比较.pdf
- 胸椎安全置入椎弓根螺钉的解剖特点:正常发育与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比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