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教学设计
乐山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制 作: 曹 艳 江
2011年7月20日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乐山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曹艳江
一、教材分析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选自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教学对象为刚接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从内容上看,本节课阐述的主要内容为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速及常见的声现象;在内容安排上具有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一般过程的特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充分体现了新课标STS的理念。本节课作为初中物理学科的第一节课,对学生将来在学习兴趣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从新课标要求来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一)知识层面
刚刚进入物理学科学习的八年级学生,在小学时期的自然科学学习过程中,对声现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生活经验中,对声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声音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然而却并不具备解释物理现象的理论知识,甚至有一些错误的前概念。
(二)能力层面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经历使得学生对一些声现象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具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实验规律的初步能力,但是在物理所要求的严谨性方面仍有较大不足,需要通过后续课程继续培养,因此,这个时期是观察能力概括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 向“理论型”转化的加速期和关键期。
(三)心理层面
八年级时期的学生对物理的感性认识较强,且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想象力丰富;喜欢动手、动脑,对未知新事物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声音的产生的条件;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产生及传播的条件并通过思维加工归纳结论;
2、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五、设计理念
设计为了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主导——主体作用的统一,采用了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参与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设置情境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分析情境——学生在情境中逐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同时,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和实验演示,使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和概括声音的产生原理以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同时,教师通过水下潜水艇的工作原理,使学生一方面认识到物理与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将自己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体验学以致用、知识有价的感受。课外探究方面还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自己设计一个可以验证固体或液体传声的实验,并实际操作,填写小报告,让学生学会筛选有用信息,加强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体验成功的过程,体会STS的意义,提高科学素养。
六、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中学物理课程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直观演绎及实验探究的方法,通过以教师演示、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和班级师生交流为主的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法:以“学生的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为基本。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借助各种手段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上的教法渗透了如下的学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在由生活实际向课本内容的过渡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启发思考,使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发现问题,并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在由重点到难点的突破过程中,通过练习探索,分组讨论,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交流等探究方法,进而解决问题。
七、教具准备
[1] 实验仪器:音叉、尺子、钟罩实验仪、铁架台、乒乓球、烧杯等
[2] 多媒体:PPT、图片、视频资料、音频资料。
八、教学流程设计
图例说明:
课堂教学过程开始和结束的符号
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类型和媒体的内容
学生进行的活动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引发问题,激起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