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考纲
考情;【知识梳理】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1.概念理解:
输入 -
?
传递 -
?
转化 -太阳能→有机物中的_______→热能
?
散失 -;2.过程图解:
甲:_______ 乙: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
丁:_________ 戊:_______;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研究意义
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_______________之间同化量的比值。
2.能量流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_____________,使能量得到
_______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使能
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_______的部分。;三、物质循环
1.概念:
物质:组成生物体的_____,如C、H、O、N、P、S等。
循环范围:_________和生物群落之间。
循环特点:具有_______。;2.碳循环过程:
(1)请写出图中各标号的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摄食;④_________;
⑤_____;⑥分解作用。
(2)循环形式:___。;【盲点判断】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 )
2.(2011·海南高考T21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
于消费者得到的。 ( )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
成。 ( )
4.(2010·新课标全国卷T5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
量能够循环利用。 ( );5.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 )
6.碳的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CO2形式进行的。 ( )
7.如果人们不按生态规律办事,乱砍滥伐森林,会影响生态
系统的碳循环。 ( )
8.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
中利用热能,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 );【盲点判断点拨】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由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所以生产者所得到的能量一定大于消费者所得到的。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食物网由生产者、消费者组成。
4.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能够为生产者提供矿质元素,而能量是以有机物形式存在的,因此沼渣、沼液不能为生产者提供能量,即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5.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
6.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形式进行的,而在生物群落内部,碳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7.乱砍滥伐森林会打破碳循环平衡,使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过程受阻,大气中CO2的含量就会明显增多。
8.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由于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不能直接利用热能,所以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网络概览】;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去路图解:;(1)图解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
①自身呼吸消耗;
②流入下一营养级;
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④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这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2)能量的散失:散失的能量是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而产生的,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2.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原因:
(1)单向流动。
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②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2)逐级递减。
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的部分。;3.生态金字塔——能量流动模型:;类型
项目 ;4.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如图):;(1)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积累量=同化量―呼吸量。
(3)光能射入量=生产者固定量+反射量。
(4)生产者同化量=流经生态系统总能量≠各营养级同化量总和。
(5)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6)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高考警示】
能量流动中的两个“不同”
(1)生态系统中同化量和摄入量不同。
①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通过摄食并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摄入量是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②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它实际上与上一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一样,属于未被利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理 1-3-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湘教版).ppt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章末大结局(湘教版).ppt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行星地球 1.5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
-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必修1第2单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2-6水循环和洋流.ppt
-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讲 大气环流.ppt
-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0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ppt
-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1讲 海洋水的运动.ppt
-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2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
-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ppt
-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8讲 常见天气系统.ppt
-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3 第18章 第二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人教版).ppt
-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单元 第三课时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人教版必修一).ppt
-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单元 第二课时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人教版必修一).ppt
-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3.5.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人教版).ppt
-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3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ppt
-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单元第33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苏教版).ppt
-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苏教版).ppt
-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3-2-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人教版).ppt
-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一单元整合提升3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人教版).ppt
-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第3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