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愚公移山》(第二课时)课件讲解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7课;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
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太行王屋,凭的是一身肝胆。
想起来不是那奇闻,唱起来不是那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心中祈愿,
走路难呀,开路更难,
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歌词解趣;文中有哪些人物?按照移山立场,可分为几组?;其妻
愚公、荷担者三夫、遗男
帝
智叟
;考考你:你能完成下列小任务吗?;你觉得愚公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毛泽东引用了这个寓言故事,把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比作两座大山,把共产党比作愚公,人民比作天帝,并指出:“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词)
山指什么?
山:无可回避的困难
愚公精神:面对无可回避的巨大的困难,坚持不懈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面对智叟的反对,愚公不但用言语坚定地回击着智叟,而且他的具体行动“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更说明了他们的决心。他们坚持不懈地忙碌着,一直到结尾帝的帮忙。
(1)如果没有帝的帮忙,愚公会继续干下去吗?他的子孙后代会吗?
后者无法确定,但仍然要明确山是无法回避的困难。
(2)帝的帮忙,使愚公的计划提早实现,你觉得这个结尾,在寓言故事中,有什么样的意味?
帝感其诚,玉帝被他的诚意感动,“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这个神话般的美好的结局,是寓言故事对愚公精神的肯定。;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安能自享其利乎?”
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为大智大勇之人也。”
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余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愁而不富?”
; 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生丙闻二生之言,移席而笑曰:“愚公之精神虽甚可嘉,然其法则实愚也。移山何若搬家,所费之力寡,而子子孙孙免受山之阻、移之苦,何乐而不为?况移山之法,叩石垦壤,毁山之草木,损海之生灵,实有百害而仅一利之为也。愚公之愚,愚不可化也。”
; 生乙闻言而正色曰:“见国土鄙陋而厌弃之,委身为他乡之客,异国之子,实今人之常所为也。然则长此以往,何人整治吾乡吾国,搬家之举,虽省力少忧,然非大丈夫之所为也,毋须复论也。至若叩石垦壤之法,亦当初所仅能为之者。愚公及后来者,必能于干中思,移中学,时至今日,有悬索之法,有隧道之法,有盘山公路之法。皆既能使山中之出传之四方,复能使山外之物输之于内;既可不损天地之大貌,复能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之目标。愚公之为,何愚之有?”;讨论:;愚公可贵在于面对大山般的无可避免的困难面前的 “执着” ,而非“固执”。
“愚公不愚”,我们应该以新的方法来完成愚公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理想,并学习他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课外思考:;;编制: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出版: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时间:2011-11-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