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晋城大阳古镇.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晋城大阳古镇.doc

PAGE  PAGE 7 晋城大阳古镇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写道:“大阳的针,供应着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因此,“九州针都”实至名归。   走在古巷里,不经意间就会听到一个个“金榜题名”的故事,随处可见的状元牌坊、恩典牌坊、圣旨牌坊,彰显着曾经的荣光。   近些年来,古镇上只有李连五一个人还在独自坚持卖针。而手工制针的流程,也只有六七名老人知道了,这一技艺,已濒临失传。   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虎尾山之阴有铁矿。”谁也想不到,这简单的一句话,记录的却是中国冶铁业上的一个传奇之地――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大阳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阳镇境内已经发现铁矿,它的采矿炼铁业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冶炼史同步兴起,而当地的虎尾山矿区则开采至今。凭借冶铁业而兴起的大阳镇,曾一度号称“三晋第一镇”,冶炼业的发展,为各种手工制造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还诞生了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传奇――“九州针都”。   一根小小的手工钢针,曾让许多人发家,进而富甲一方。如今,大阳镇遍地留存的豪宅大院,几乎都是当年居民们靠制针、卖针发财后修建的,现存的五里长街,也由此成形。   2016年盛夏,我慕名来到大阳镇。尽管冶铁业带来的繁华早已落幕,但曾经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依然保存完好。“东西两大阳,南北四寨上,九十三个阁,七十二条巷,七市八圪??,老街五里长”的民谣,形象地道出了这里昔日的规模与繁华。街巷纵横之间,城池寨堡、官宅商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交错掩映,往日的回忆与传说,都沉淀在那些砖瓦廊檐之中……   “有官不到大阳夸”佛祖老君靠边站   大阳古称“阳阿”,历史上秦皇在此置县,汉承秦制且封侯于此,西晋设此为郡,它先后作为县、侯、郡治所的时间长达800年,因此有人称它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漫长的时光,自然造就了许多传承久远的古老建筑,也沉淀出淳厚的文化底蕴。我在大阳慢慢流连,一点一点地深入了解这座古镇。   青石板铺就的古街,犹如一条蜿蜒的游龙,贯穿东西大阳,沿街各种店铺云集,与周边的民居、寺庙、楼阁完美地融为一体。这些店铺大多数都保持着明清时的原貌,石阶、石墩、板铺式店门,高高的柜台黝黑发亮。不时还可以看到一条幽黑、深邃的古巷,醋坊巷、钱市巷、枣市巷、菜市巷等一个个特征鲜明的巷名,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   在东大阳的一个丁字巷中,玄帝庙、关帝庙、龙王庙、奶奶庙等众多小庙挨挨挤挤,这就是被誉为“阳阿之源”的小庙巷。虽然这些神仙都被供奉在狭小的房子里,但这条小巷却绝对不可小觑――当地流传的俗语“有官不到大阳夸”,这种底气就来源于这条小巷。这里先后走出了9位进士、4位贡生、10多位举人,从尚书、御史、翰林、巡抚到侍郎、郡守、状元、将军,那些灿若星辰的学子,都从这里走上仕途,治国安邦。据说,当年他们衣锦还乡时,都要在塔河前下轿,步行到巷中的玄帝庙祭拜,以表达位尊难忘故土根的情义。   走在古巷里,不经意间就会听到一个个“金榜题名”的故事,随处可见的状元牌坊、恩典牌坊、圣旨牌坊,无不显示曾经的荣光。还有那些显赫的豪宅大院,或已成为寻常人家的住宅,或已经荒草丛生,大门紧闭,但那些门额写着“状元府”、“进士第”的宅院,还留有精美的套花方窗、石雕木雕、雕花漏窗,倾诉着古镇灿烂的历史……   位于古镇东南角的天柱塔,是大阳的标志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据说用了27年才完工。塔高108尺(约36米),整体为九层八菱锥体,层层出檐,每层檐角下都悬有铜铃。超厚的塔壁中间,隐藏着一条砖砌的螺旋楼梯,可以直通顶层,并且每一层都有窗户,从不同高度俯瞰大阳的青瓦房,爬得越高,视野越开阔,别有一番风情。   汤帝庙,是大阳人心中一处重要的信仰寄托之地,供奉着中国古代的圣王之一、商朝建立者――商汤。穿过西大阳古街,一座古朴粗犷的元代风格大殿,豁然展现在面前。前檐立着两根巨大的木柱,木柱上方支撑着三根粗壮的原木大梁。一位老人对我说:“这座成汤殿是汤帝庙最古老、最精彩的大殿,其中最精彩之处,就是上面这根荆木大梁。你知道荆木是什么吗?就是编箩筐的荆条木。”闻听此事,我大吃一惊:荆条木一般不是只能长到直径五六厘米吗,但这根荆木大梁直径却达1米,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进入大殿的前廊,才发现大殿巧妙地采用了减柱造、移柱造工艺,使大殿成为了“明三暗七”的特殊建筑:从外面的两根檐柱看,前廊好像是三间,而实际上正殿里还有两根暗檐柱,将大殿分为七间。更为惊奇的是,正中的三间明间都是汤帝殿,而佛祖释迦牟尼和太上老君,却被屈尊于汤帝两边,足以说明大阳镇百姓将汤帝奉为心中最亲近、最尊贵的神。   小钢针的大传奇“不拜财神拜针翁”   丰富的矿藏资源,使大阳成为中国冶铁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晋国最早使用的鼓索送风冶铁技术,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