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信用与社会关系导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4 货币、信用与社会关系 ——基于货币本源问题的探索和反思 杨时革作者简介: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思想史,经济学,金融学。 摘要:20世纪80年代兴起全球金融创新浪潮,现代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也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金融变革主线之一是将文化内涵、制度因素嵌入传统金融理论模型,这其中涉及的一大系列是重新聚焦到金融中的传统课题——货币及其本源。而且这种新的研究更加重视政治或社会关系对货币、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的影响。文章简要回顾了货币形式的发展演进和货币本源问题的纷争,对主流学派“货币观”进行了评析和批判,重点研究了货币化生产及货币、信用与社会关系,最后提出了相关结论及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货币;信用;社会关系;货币本源。 一、引言 现代经济生活中人们须臾离不开货币。人们对货币的存在也早已习以为常。但货币的职能或者作用有哪些?什么是货币的本质?真正能体现货币本质的货币最基本职能又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的探索和争论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东西方有许多学说,至今分歧依然很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兴起了金融创新的浪潮,现代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金融变革主要沿两条线索展开:一条主线是将人的心理、行为等因素纳入金融理论研究。一些金融学家基于卡尼曼(D.Kahneman)等人发展的非线性效用理论,开始利用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一些观点,来解释金融产品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有限套利、噪音交易、从众心理、泡沫等,这些理论形成了现代金融理论中的行为学派,又称为“行为金融”;另一条主线是将文化内涵、制度因素嵌入传统金融理论模型。这方面主要涉及两大系列:一个是注重比较制度分析在金融领域中的运用,探讨的是金融契约、金融系统演化以及法律、习俗对金融活动的影响等问题;另一个是将研究视点重新聚焦到金融中的传统课题——货币及其本源。而且这种新的研究更加重视政治或“社会关系”(Ingham,1996)对货币、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的影响。 应该说,货币本源??题即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问题依然是现代货币金融理论的最基本问题。长期以来,有关货币的经济效应定位或者说货币在经济中有无作用,以及来自货币领域的变动对整个经济的周期循环有无影响等核心问题,一直都是货币金融学及经济学领域争论尤为激烈的理论焦点之一。而各经济金融学派在这一根本问题的不同看法实质上源于对货币本源的不同评析和认定上。 历史上对货币本源的不同界定,主要遵循真实分析和货币分析两条主线展开。关于真实分析和货币分析,熊彼特(Schumpter,1954)在其经典著作《货币分析史》中,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区分。他认为真实分析的重要假设是,经济过程中的所有重要现象都可以用真实商品和劳务的物物交换,以及它们在生产领域中的协作来进行分析;而在货币分析中,货币和产出都是以货币来计量的,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一般而言,整个社会报酬结构的形成最终也将依赖货币收入和支出来实现。总之,货币、信用创造及取得金融资源的成本是整个经济运行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说,熊彼特所作的区分,意在表明自亚当·斯密以来,几乎所有主流经济理论都倾向于真实分析,而非货币分析。同时他也在暗示只有循着货币分析的逻辑路径,人们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在货币发展史中,货币的范畴划分、货币的信用属性以及货币与经济关系等货币基本问题。 二、简要回顾:关于货币形式的发展演进和货币本源问题的纷争 “货币自问世以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货币的最初表现形态是充当商品的实物”,这恐怕是大多数经济学流派就货币问题达成的几个为数不多的共识之一  HYPERLINK /author/%B8%B6%D2%BB%E6%C3_1 \t _blank 付一婷:《现代货币政策理论与货币政策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与地点,很多实物商品和金融资产都曾经被当作货币来使用。从历史资料的记载可以看出,货币的出现是和交换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各地的商品交换都经历过两个发展阶段:直接的物物交换阶段和间接的物物交换阶段。在直接的物物交换阶段,货币以实物的形式出现,比如在古代波斯、印度、意大利等地都有用牛羊作为货币的记载,在美国历史上,美洲殖民地的烟草、大米、家畜、酒等都曾充当过货币;在中国,也曾有过以贝壳、丝绸、布帛等作为货币的时期。直接的物物交换仅限于在十分简单的商品经济社会中进行;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直接的物物交换已不能满足交换双方对商品的需求,于是充当交换媒介的物品就成为交换双方各取所需的工具或一般等价物。为了交换方便之需,这种一般等价物逐渐发展到固定在金、银、铜等贵金属上,马克思将这种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