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此景只应天上有青海杂多县牦牛节.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景只应天上有青海杂多县牦牛节.doc

PAGE  PAGE 8 此景只应天上有青海杂多县牦牛节   “澜沧江源第一县”   “长江南源第一县”   “中国冬虫夏草第一县”   “雪域牦牛文化发祥地”   “格萨尔说唱艺术之乡”   “中国雪豹之乡”   “雪域山歌之乡”……   面积只有3万平方公里、   人口只有6万多的杂多县,   集众多有形无形的资源于一身,   实乃天、地、人给予的慷慨赏赐。   此乃杂多之幸、杂多之福,   更是杂多之本。   南夏先生很是开朗健谈,身为当地藏族干部,一路上最值得他炫耀的故事便是有关杂多县的垃圾治理,言谈话语中无不透露出欣慰与自豪。 清洁的“净土”   青海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其中玉树、果洛、海南、海北、黄南6个自治州,属于藏族自治州。这次我有幸亲身感受了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中国三江源第二届牦牛文化节暨雪域山歌节”这一盛会。   玉树机场距杂多县城萨呼腾镇约200多公里。崎岖的山路上,我们乘坐的中巴车依着澜沧江岸峰回路转,蜿蜒而行。丰沛的夏季雨水把路旁宽阔湍急的澜沧江水染成了黄色。两旁山麓丛林叠翠,绿草葱茏,偶尔可见点点牦牛在山野间低头悠闲地吃草,看上去颇有些瑞士山国似的景致。当地负责各路媒体接待的南夏先生一路滔滔不绝。   南夏先生50来岁,面庞微黑,圆脸细眼,很是开朗健谈。身为当地藏族干部,一路上最值得他炫耀的故事便是有关杂多县的垃圾治理。   杂多县地处澜沧江源头,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随之而来的城镇垃圾成了澜沧江的重要污染源,过去,特别是在采集虫草的旺季,牧民随处丢弃垃圾致使塑料水瓶、易拉罐以及塑料袋等漫山遍野,一场倾盆大雨过后,一些垃圾随之进入江流漂浮于河道,绵延数里。这已经严重威胁到畜牧生产和水源的安全,虫草之乡几乎成了“垃圾之乡”。杂多县政府对此极其重视,在县委书记才旦周的带领下做了大量工作,下定决心改变这个状况,在区域内建立了一级垃圾回收站,增强环卫力量。南夏先生也作为环保人员,经常上山下乡做牧民们的工作,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改变牧民随处丢弃???圾的不良习惯,大力宣传环保给牧民带来的好处。今天我们之所以得以看到眼前这片淳朴天然、风光秀丽的自然环境,都是当年杂多县政府各级领导包括全体牧民几年来努力的结果。   南夏的一番话,使我的注意力转向窗外,在目光所及之处搜寻垃圾的踪影,一个矿泉水瓶、一只红牛饮料罐或者一只塑料袋之类,然而这一切终是徒劳。杂多县的乡野以洁净二字来形容当之无愧。   看着窗外美丽的景色,南夏先生侃侃而谈,神情中无不透露出欣慰与自豪。他忽然指着车窗外公路旁擦肩而过的,外形好像旅行帐篷一样的设施问道:   “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东西?”   “旅游帐篷。”   “小卖部儿。”   “厕所。”   车上人七嘴八舌,却无一人言中。   “这是县里安置的一级垃圾回收点,住在周围的牧民们会将各类垃圾分门别类地送到这里,会有回收人员定时地将分布在各处回收点的垃圾,运往玉树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   欣赏着窗外澜沧江水,大家对杂多人所做的环保努力赞美有加。此后我见的杂多县确如南夏先生所描述的那样,整洁干净。倘若忽视那些人类生存的必要设施,真以为来到了未被人类开发过的处女之地。   “明天,将有一百零八顶草原牧民的黑牦牛帐篷呦,等着瞧吧!”南夏先生道。   到达目的地萨呼腾镇时已是夕阳西下。晚餐后的县府剧场里,一出精彩雄浑的大型歌舞剧《格萨尔王――达赛宝地》拉开了“中国三江源第二届牦牛文化节暨雪域山歌节”的帷幕。 格仲草原牧场   次日清晨,一如人们期望的那样,蔚蓝的天空万里如洗,清新爽朗,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芳香。车队6点准时向离县城20公里外的格仲草原出发。令我始料不及的是,行驶在公路上的牧民车队居然见首不见尾,似一条银色长龙在山水之间蜿蜒盘旋,井然有序,徐徐而行。   此时,金黄色的晨光已经偷偷爬上了墨绿色的山尖儿。   车队有条不紊地停在格仲草原坝子脚下,公路将格仲草原广阔的节日活动现场一分为二。道路左侧,一望无际的草场青草依依,草地上覆盖的一层薄薄的水雾若暗香浮动。一副色彩鲜艳的巨大经幡伫立在草场正中随风飞舞,好像自诩的首领一般向四周召唤。周围数不清的黑色牦牛帐篷早已在此安营扎寨。   仰望右侧草原高高的坝子,坝子顶端已经站满了人群,主会场就设在上边,空中已经响起嘹亮的高原歌声。成群结队身着华丽藏族服饰的妇女手牵着手,向坝子上方缓缓而行。   初涉如此广阔浩瀚的草原牧场,进入这个无边无际色彩斑斓的世界,身未动,心已激动不已。   这里海拔大约4000多米,突如其来的心跳与喘息及时地提醒着我应该调整心态、放缓脚步。我未随人流爬上右侧坝子,而是迎着晨光踏进了左侧沾满露珠的草场。   正如昨日南夏所言,一顶顶黑色的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