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竹笛演奏的情感表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竹笛演奏的情感表达.doc

PAGE  PAGE 6 浅谈竹笛演奏的情感表达   【摘 要】竹笛是我国民族器乐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竹笛演奏过程中的思想表达及情感表现是竹笛演奏者的最终目标。本文试从乐曲本身的情感内涵、竹笛音色的情感元素、竹笛的演奏形式的情感再造等方面,对竹笛演奏过程中情感表达进行分析,浅析影响竹笛演奏情感表现力的重要因素,从而让竹笛演奏者能更好地把握竹笛演奏的情感表达与艺术呈现。   【关键词】竹笛演奏;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62-02   一、乐曲自身的情感内涵   音乐是听觉艺术,是作曲家对生活情感的表述和记载。作为演奏家,要想还原并扩张作品的感染力,要从乐曲自身情感内涵进行解读:   首先,要充分了解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所表达的主观思想感情。如笛曲《秋湖月夜》取材于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名篇《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倾,著我扁舟一叶……”。乐曲古朴典雅,充满诗情画意,倾诉了人们面对湖光山色的万千思绪和遐想。演奏者只有从秋露满天、玉兔西沉、水天一色等场景为想象空间,才能演奏出充满诗意的意境。   其次,要加强对乐曲篇章结构的分析。乐曲结构这种音符的组织形式是为情感表现需要服务的。通过调整乐句长短,音的强弱,节奏变化,乐段划分及过渡,在内心需要的表达中形成曲目情感差异性。如《深秋叙》是一部复三部曲式作品。在板式方面选用了能够表现复杂环境中情感世界内心矛盾的散板、选择用能悲剧性叙事内容的四四慢拍和反映欢快、活泼的四二拍小快拍。作品的情感变化通过这些结构的调整而呈现出来。演奏者准确理解作品各段落之间起承转合状态以及逻辑性,理清了段落间情感关系,才能将作品的情感完美表达出来。   再次,要重视研究乐曲的表现手法。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乐曲中标明音符的曲调旋律、演奏速度、节奏紧凑性、力度掌握、装饰音状态等,需在演奏者对乐曲形态有效把握的基础上,能够将曲目原有感情元素正确表达出来。如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它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热情活泼的欢乐情绪,形象鲜明地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公粮的情景,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充满着喜悦的情绪,抒发了乡亲们欢欣自豪的心情。   二、竹笛音色的情感元素   竹笛有其自身独具特色的音色,这是由竹笛科学的发音原理及演奏者气、指、舌等的正确运用而产生的。其音色的情感元素一方面由竹笛本身决定的,另一方面由演奏者主观控制。   (一)竹笛乐器本身决定的情感元素。   中国竹笛是以竹管制作,从发声体的振动方式来说,竹笛属于边棱振动的管乐器,是通过气流与吹孔锐边的摩擦而发声。常用的不同风格的竹笛有低音笛、曲笛、中音笛、梆笛等几类。各种不同调性的竹笛各有其独特的音色特征及听觉感受,同时也赋予了乐曲不同的情感色彩。竹笛演奏者在演奏具有浓郁的江南风格作品时,如《姑苏行》《西湖春晓》等,应选择音色浑厚、秀丽委婉的曲笛,曲笛的调性音色适合表现江南的秀丽景色,其音乐艺术风格优雅、华丽,具有独特的意韵。竹笛演奏者在演奏北方风格的竹笛作品时,如《喜相逢》《五梆子》等应选择音色具有刚劲、有力特点的笛子,这类较小的梆笛其音色适合表现北方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艺术风格。   (二)演奏者主观控制的情感因素。   1.气息的运用。在竹笛的基本功中,“气”是竹笛演奏的根本,若失去气息的支撑,竹笛吹奏就成为“无源之水”,竹笛也就无法实现其功能与作用。在竹笛演奏过程中的“气”的运用直接影响竹笛的音准、音色、气韵以及情感的抒发。   2.手指的运用。音乐作品风格具有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特色,作品中所使用的竹笛演奏的特色技巧也不尽相同。如具有南方风格的乐曲多使用“颤、叠、打”等手指技巧,具有北方风格的乐曲则多使用“滑、剁、颤”等手上演奏技巧。当竹笛演奏者在学习南北风格的竹笛作品之前,必然要对“颤、叠、滑、剁”等演奏技巧有所掌握,然后再学习演奏竹笛作品,这样才能恰当表现乐曲的韵味及音乐的情感。   3.舌头的运用。在竹笛的演奏技巧中,“舌”的技巧包括“单吐”、“双吐”、“三吐”和“花舌”等,多用于表现热烈、跳跃、轻快、诙谐的乐曲。吐音的演奏与“气”、“唇”、“舌”密切相关,在演奏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吹奏吐音时气息喷口的轻重、缓急对笛子的音准有较大影响,这就要求演奏者应注重风门和吐奏力度的控制与训练,不能影响笛子的音准和音色。如《喜相逢》形象鲜明地表现出亲人别后重逢,全家团圆的热烈气氛,大量使用了花舌音和吐音,节奏明快,对情感有特殊的表现力。   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   (一)竹笛数量的变化,情感张力的再造。   轮奏。指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