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三角山森林公园植被与森林景观改造规划研究.docVIP

海丰三角山森林公园植被与森林景观改造规划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丰三角山森林公园植被与森林景观改造规划研究.doc

PAGE  PAGE 5 海丰三角山森林公园植被与森林景观改造规划研究   摘要:指出了随着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日趋突出,出现了许多的森林公园,这些公园以当地生态资源为依托,完善的旅游服务功能,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公园模式,它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美学观赏价值,还发挥着森林特有的生态功能,正是因为其地理位置与功能性,植被与森林景观的规划也显得尤其重要。介绍了海丰三角山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探讨了其植被与森林景观的改造规划,以期为海丰三角山森林公园的游客提供优美的旅游环境。   关键词:森林公园;植被;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6   1 引言   海丰三角山森林公园处在城市郊区,就其自身条件来说,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生态基础,植被和森林景观资源也十分丰富。有必要对海丰三角山森林公园的植被和森林景观的改造进行规划研究。   2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2.1 地理位置   海丰三角山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海丰县圆墩境内,东距海丰县城47 km,距汕尾市城区74 km,西距惠东县58 km,距深圳市156 km。公园规划面积616 h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5°00′28″~115°02′14″,北纬22°50′25″~22°52′34″。公园四至范围:东以深涌山-三角岭-秋塘山山脊为界;西以过凹山-潭公爷山-黎头山-苗族山山脊为界;北以苗族山-白苗竹-秋塘山山脊为界;南部以三角山水电站-响水坑-过凹山为界。   2.2 自然条件   公园所属区域地貌为华夏陆台多轮回造山区,属莲花山南部余脉延伸形成的山地。公园主体为台地、丘陵地貌,东北高西南低。公园境内四面环山,群峰叠嶂、地势多姿,坡度在15~30°之间。公园最高峰为黎头山,海拔611.9 m,最低处为响水坑,海拔81.5m。公园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土、赤红壤土。成土母岩以花岗岩和砂页岩为主。三角山森林公园地处北回归线南缘,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主要气候特点为气候温暖、雨量丰沛、雨热同季,光照充足。三角山森林公园全区无自然江河。区内水域主要为北面的三角山水库、南面的响水坑水库和连接两者的响水坑,以及分布在山体四周的山塘、洼地。公园境域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被多以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灌丛为主,主要由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组成。森林公园野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99科262属349种,主要由樟科、壳斗科、桃金娘科、桑科、冬青科、蝶形花科植物等组成。实地调查发现,公园内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樟树和米锥。公园内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鸟类、爬行类以及哺乳类。根据调查,动物种类主要包括猫头鹰、啄木鸟、毛鸡、麻雀、山雀、黄莺、雨燕、穿山甲、野猪和多种蛇类、龟类、蛙类等,野生动物资源较为缺乏。   3 植被规划   3.1 改造类型   根据森林公园景区建设的需要,结合立地条件和现状,本次植被规划分3个目的类型进行设计,详见表1。   3.2 树种选择   森林景观的生态构建以地带性植被的群落组成和结构为基础,选择三角山森林公园适宜的植物种类。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树种选择:①以地带性植被的建群种与优势种为主;②生态效益型树种与景观效果型树种相结合;③速生与慢生树种相结合;④选用抗逆性强的树种。   4 森林景观   根据森林公园景观功能分区和综合发展需要,并结合现有植被特点,以保护森林生态为前提,遵循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以生态保护区为主体,游览区为核心的组团式布局,使森林公园构成一个有机的功能整体。   4.1 三角山水库水源涵养林保护区   该区位于森林公园的北部。我们要对三角山水库周边林地进行保护,防止森林植被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人为破坏,确保现状植被通过自然演替向顶级群落发展。同时在水库周边200 m范围内合理配植乔木,以乡土植物为主,如水翁、红千层、阴香、水杉、池杉等,形成林网,以加强水源涵养林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4.2 三角岭森林生态及景观保育区   该区位于森林公园的中部。此区域山体坡度比较陡峭,而且大部分为天然次生乡土阔叶林,郁密度比较高,生长状况比较好。规划采取封山育林的方式进行保育,恢复原生植被和自然生境,促进野生动植物的繁衍。   4.3 响水坑森林景观恢复区   该区位于森林公园的南部。对主要游览区和公园主干道路周边的针阔混交林,尤其是生态功能不强且已经退化的残次林,要因地制宜,采取小群落大混交方式,选择荷木、红锥、樟树、楝叶吴茱萸、山乌桕、枫香等乡土树种,逐步进行生态改造,提升林分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并恢复地带性植物群落,促进动植物的繁衍。林相改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