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娘娘们的护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宫娘娘们的护指.doc

PAGE  PAGE 4 清宫娘娘们的护指   清宫的皇后、嫔妃,极喜欢蓄指甲。   一般来说,蓄一根一寸长左右的指甲,通常需要半年以上,而且稍不留神,就会劈裂折断,为了保护这种细长的指甲,娘娘们特在手指上加罩一个套筒,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这就是人们俗称为“护指”的器物,也叫它指甲套。   养长指甲也算是很久的风俗,清朝以前就有,很多古人的画像上都可以看出留着长长的指甲。留指甲是身份的象征,因为留着指甲就不便于劳动,所以一般都是士大夫或者是有钱有身份的人才能留长长的指甲,除大拇指需要灵活不受限制外,其余各指均可饰戴,既可以对称成套地戴,也可以单手或单指戴饰。清宫皇后、嫔妃们的指甲套质地有金、银、玉、玳瑁、铜、珐琅等多种材料,利用镂空、錾花、镶嵌等装饰手法,纹样大小由基部到指尖顺势而收,自然流畅,背面多为镂雕,极少封塞,这样可使空气流通,夏季饰戴不致憋闷。   在诸多的清朝宫廷剧中,很容易看到一些身份尊贵的妃子们手上会佩戴一些色泽艳丽、作工精巧的指套饰品,不仅如此,直至如今清朝传世的指甲套仍旧很多,这大概与清朝类似于旗袍的满族服饰风格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满族贵妇梳两把头,发髻高耸向上伸延;厚达四、五寸的高底鞋将脚部托起;上衣袖口呈马蹄状将手背遮盖;双手饰戴纤长的护指,可以达到与服饰和谐统一的装饰目的。试想如果梳着高耸的发髻,穿上半尺厚的鞋子,宽肥的马蹄袖下是短而秃的手指,从唯美主义的角度来衡量、来审观,是很不搭配的。满族贵妇的盛装十分适合护指的饰戴,所以清代十分流行,同时在实用的基础上,逐渐向精、美、贵的趋势发展,使女性的护指套形成一种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美甲人物要数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将装饰性的金属假指甲套于小指、无名指上,以增加其指甲的长度,显示其尊贵地位。那装饰性的金属指甲套上雕刻着图案,非龙即凤,异常精美。   清代护指传世实物较多,制作也更为精致。绝大多数以金银制成,随着指甲的增长,护指的长度也明显增加,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幅美国画家为慈禧太后所画的油画肖像中,慈禧的手上就戴着以金、玉两种质料制成的长护指。   慈禧爱留指甲,尤其是一双手的两个无名指和小手指,最长可达七八寸,当然其他如拇指、食指、中指也爱留指甲。为了修饰保护好这一双手指甲,每天要用温水浸泡和用剪子修理,并特制了各色指甲套,戴罩在手指上,切切实实地保护好,以免受到外来损伤。冬天指甲脆,更要加意保护。老佛爷有专盛指甲的匣,对剪下的指甲非常珍惜。   平时,宫女们给太后洗完脸、浸完手和臂以后,就要为她刷洗和浸泡指甲了。用圆圆的比茶杯大一点的玉碗盛上热水,挨着次序先把指甲泡软,校正直了(因为长指甲爱弯),不端正的地方用小锉锉端正,再用小刷子把指甲里外刷一遍,然后用翎子管吸上指甲油涂抹均匀了,最后给戴上黄绫子做的指甲套。这些指甲套都是按照手指的粗细,指甲的长短精心做的,可以说都是艺术品。   老佛爷自己有一个小盒,保存一套专门修理指甲的工具:小刀、小剪、小锉、小刷子,还有长钩针、翎子管、田螺盒式的指甲油瓶,一律白银色,都是外国进贡的。指甲又分为片指甲和筒指甲,大拇指属片指甲,修大拇指时要修成马蜂肚子形,片大好看。无名指、小手指属筒指甲,要修成半圆的筒子形。指甲讲厚、硬、亮、韧,这是身体健壮的表现。如果指甲有变质、起黄癍的迹象,就要用药治了。   其实,中国古代妇女蓄指及饰戴护指套的传统由来已久,由于古代男子对于女性美的评判标准不仅仅是丰腴的身段和娇好的面孔,还在与其纤细较小的双手,唐代诗人韩?F专作《咏手》诗来赞美女性的双手:“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背人细?哟闺禀蓿?向镜轻匀衬脸霞。怅望昔逢褰绣幔,依稀曾见托金车。后园笑向同行道,摘得蘼芜又折花。”玉笋芽即是赞美、形容女性纤柔修长的指尖,如刚生出的鲜嫩笋芽一样。   自古以来女性对于手的保养、装饰就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不管哪个年代,拥有一双修长,娇嫩,白皙的手,便是所有身份的体现,华丽的指甲代表着非富即贵,多半属于上流社会阶层。   6000年以前埃及人将鲜花染色于指甲上,金色代表着太阳的高贵,千年后,人们在埃及艳后的墓中,发现了一个木匣子,人们疑似古代的化装盒,里面记载着,涂上指甲油为通往西方极乐世界之用。   1800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双纤纤玉手同样得到了英国淑女的关注,洁白的手指粉嫩的指甲,代表着出身显现出教养。   大约在1000年前的唐朝,妇女们就有染指甲的风气。常常等凤仙花开了之后,取其花,摘其叶,放于小钵捣碎后,加少量明矾,这种腐蚀性极强的凤仙花,只要指甲经过连续浸染三到五次,颜色数月都不会消失。这样就使得指套在古代贵妇人中显得格外流行,使其从最初作为保护指甲的护具渐渐发展为一种装饰品。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