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砖墙建筑与日本传统建筑的比较选编.docVIP

中国砖墙建筑与日本传统建筑的比较选编.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砖墙建筑与日本传统建筑的比较选编

中国砖墙建筑与日本传统建筑的比较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中国砖墙建筑与日本传统建筑的特点,通过测绘、查阅文献和比较的方法,总结得出,中国砖墙建筑手法众多,丰富多彩;日本传统建筑优雅素洁。这不仅仅是历史文化决定的,也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 [关键字] 砖墙建筑 传统建筑 中日 比较  TOC \o 1-3 一、引言  PAGEREF _Toc319100132 \h 1 二、中国江苏镇江鸿飞堂的砖墙特点  PAGEREF _Toc319100133 \h 2 1、门洞做法  PAGEREF _Toc319100134 \h 2 2、窗的做法  PAGEREF _Toc319100135 \h 3 3、空斗墙的转角处理  PAGEREF _Toc319100136 \h 3 三、中国砖墙的特点  PAGEREF _Toc319100137 \h 5 1、简介  PAGEREF _Toc319100138 \h 5 2、建筑风格比较  PAGEREF _Toc319100139 \h 5 3、细部比较  PAGEREF _Toc319100140 \h 6 四、日本传统建筑  PAGEREF _Toc319100141 \h 7 1、日本传统建筑的演变?  PAGEREF _Toc319100142 \h 7 (1)历史变更  PAGEREF _Toc319100143 \h 8 (2)发展阶段  PAGEREF _Toc319100144 \h 8 五、日本和式住宅建筑的特点  PAGEREF _Toc319100145 \h 10 1、茶室  PAGEREF _Toc319100146 \h 10 2、材料选择  PAGEREF _Toc319100147 \h 11 六、总结  PAGEREF _Toc319100148 \h 12  一、引言 前些日子,由于探亲,本人回到江苏镇江的华山村。这个村庄古建筑众多,且保留丰富,我国悠远的古建筑文化在此得以体现。在父母专业的帮助下,我对此处进行的浅显的测量与研究。于是想到了将中国与日本的古建筑进行比较,找寻之间的特点与差异。 二、中国江苏镇江鸿飞堂的砖墙特点 我们观察了鸿飞堂的一进院落,该建筑是砖木混合结构,其中砖墙的做法很有特色。区别于现在常见的标准尺寸的粘土砖?(240×115×53mm),在这组建筑中基本使用了两种尺寸的青砖(用A和B表示),砖A尺寸为265×125×35mm,砖B尺寸为260×90×55mm。经当地村民介绍,这些砖都是手工制作,砖缝是采用了糯米灌浆(其他添加成分未知),此法能够大幅提高建筑的坚固程度,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先进的砖缝粘结方法。 在砖砌的外立面上,整面墙很明显分成了三段砌筑,(如图1所示)从下往上依次: 用35mm厚的碎砖平砌的墙基;往上一段使用砖B,采用特殊的空斗墙砌法(如图2-1 和2-2所示),一皮中按三个“一块半”眠砖顺砌一个眠砖丁砌排列;再往上一段为另一种空斗砖墙砌法,用的是砖A,有的一面墙中先三斗一眠砌筑再五斗一眠砌筑,有的全部为五斗一眠砌筑,其中每皮的砌法为一个侧砖顺砌和一个侧砖丁砌交替砌筑,(如图3所示)。 这种三段式的做法目的在于:一、从结构上来讲,自下而上结构重量逐渐减轻,符合受力。墙基砌筑最密实,稳定性好,承重能力大;中部空斗墙砌法稳定性和承重能力也较好,同时也较为节省材料;最上部的空斗墙,先三斗一眠再五斗一面也是因为三斗比五斗稳定性要好,承重稍强,再有空斗墙用料省造价低、自重轻,隔声性能好。二、从热工性能讲,墙基用薄砖密实砌筑有利于防潮;中部空斗墙也较为密实,防潮较好,同时这种做法对保温隔热隔声都有利;上部空斗墙与中部空斗墙比,相同墙厚上部的斗更大,所以上部空斗墙保温隔热性能优于下部,这些做法都符合镇江夏季气温较高,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综述以上两方面,这种分三段式的砌筑方法既符合结构受力,又能节省材料,同时也是适应当地气候而产生的一种很明智的做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在从整体上了解了砖墙砌法之后,我们还发现很多砖砌的有趣的装饰细部做法,主要体现在门窗洞口及挑檐和转角的位置,下面将一一举例说明: 1、门洞做法 接近预留门洞位置时,侧砌方式的空斗墙提前结束,以丁砖收尾,上下相邻两皮差半砖长,为了使洞口边缘平整换用平砌的空斗墙砌法。自下而上快到过梁的时候换用薄砖砖A向门洞内侧层层出挑(一般出挑2-3层薄砖),及至过梁。(如图4所示) 另一种更简单的做法是门洞边的墙是以每隔一皮用完整顺砖收尾,间隔的不能用完整顺砖收尾的就继续用侧砌的丁砖砌筑至洞口边沿。 2、窗的做法 普通窗做法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