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珍稀树种油麦吊云杉两用林营造技术.doc
PAGE
PAGE 8
珍稀树种油麦吊云杉两用林营造技术
摘要:分别对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油麦吊云杉的资源状况、发展前景、引种栽培等内容进行了综述,着重探讨了该树种的资源状况和开发前景,以及引种栽培技术等内容,以期为今后开展油麦吊云杉资源培育及林下资源开发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麦吊云杉;林苗两用;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1.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6
1 引言
近年来,云南滇西地区由于工矿业的迅速发展,高原风电项目的实施,导致山体植被破坏严重,因海拔较高又较为严寒,加之林畜矛盾,植被恢复和森林更新极为困难,造林呈现屡造屡败的现象。2016年初,昆明遭遇了“霸王”级寒潮,据昆明市园林绿化局数据显示:此次受冻树种129个,包括乔木153632株、灌木球111635个[1]。为此,昆明市园林绿化局提出了今后“要种记得住乡愁”的树种,拟选择乡土树种利用5~10年的时间更换行道树和公园绿化,以应对极端低温的冻害。所以研究适合云南高海拔地区造林的乡土树种迫在眉睫。
油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 var. complanata..)为国家重点Ⅱ级野生保护植物,是松科云杉属中麦吊云杉的1个变种,为常绿大中型乔木[2],在我国主要天然分布于云南西北部丽江、鹤庆、维西、贡山等地,是地地道道的乡土树种。由于油麦吊云杉生长缓慢,而十几年前的森林采伐和近年的城市绿化(大树移植)导致油麦吊云杉遭受严重破坏,天然资源减少。相关文献未见有关油麦吊云杉人工林资源培育与保护利用的科研课题报道。并着重论述了在漕涧高海拔地区以培育生态公益林为主的林苗两用林栽培技术,认为油麦吊云杉是适合高海拔冷凉地区森林更新、荒山造林和次生林改造的优良树种,营造油麦吊云杉人工林既是林下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野生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
2 油麦吊云杉发展前景
2.1 生态绿化和景观资源
油麦吊云杉抗病虫害能力强,树型美观,尖塔型,多用于圣诞树,适宜于庭园栽培和城市绿化;由于其坚硬的针叶牲畜不愿靠近,造林后期有效解决了林畜矛盾,是高海拔地区生态公益林建设、荒山造林、次生林改造树种的首选。因市场需求量大,2016年漕涧林场选择该树种申报的67 hm2贮备林造林通过了专家评审。
2.2 林下资源开发与利用
油麦吊云杉是松科植物,松科树种与外生菌根真菌共生[3],在华山松或栎类灌木林中培育油麦吊云杉混交林,10年后其林下出产的谷熟菌(云杉菌)是林下资源开发的主要产物。漕涧林场培育的67 hm2油麦吊云杉混交林,现林下野生菌、中药材及山野菜年收入达12万元。
3 油麦吊云杉资源状况
3.1 天然资源分布
油麦吊云杉在我国主要天然分布于云南西北部丽江、鹤庆、维西、贡山,四川岷江流域汶理一带,大渡河下游康定以东,至峨眉、马边、青衣江流域天全、宝兴等地,西藏东部及东南部。常与与冷杉、铁杉、云南铁杉为主的针叶树组成混交林,或在局部地带形成小片纯林;在云南西北部山区与云南铁杉、丽江云杉等混生或成小片纯林[2]。由于森林过度采伐,大树移植等,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3.2 人工林资源培育
具调查和相关资源记载,截止1995年底,四川川南林业局油麦吊云杉更新造林5924 hm2[4];1992年,云南滇西北云龙县漕涧林场引种栽培油麦吊云杉人工林67 hm2。
4 引种栽培经验
4.1 造林地概况
云龙县漕涧林场营林区位于东经98°58′~99°15′,北纬25°29′~26°04′之间,分水岭以北、金月亮以东、三崇山西坡脚下,坡度在25°以下平坦地带。海拔较高(2600~3000 m),气候冷凉(年均温8.8 ℃),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500~2000 mm),土层中厚,土壤肥沃,棕壤和黄棕壤。日照和蒸发量为县内最少,属湿润区域,有利于植物生长[5]。
4.2 种苗来源
1988年6月,由云南丽江引进油麦吊云杉Ⅰ、Ⅱ裸根苗30万株(建议采用3~4年生容器苗),根据GB6000-1999《主要树种苗木质量分级》,参照丽江云杉标准:3年生苗高15 cm以上,地径0.3 cm以上,根系发达,顶芽饱满,无损伤。培育油麦吊云杉混交林67 hm2,局部为纯林。
4.3 植苗造林技术
4.3.1 造林地选择
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与油麦吊云杉分布区立地条件大致相同。
4.3.2 造林时间
西南高山宜雨季造林,每年6~7月份,最好是阴雨天。
4.3.3 造林密度与种植点配置
以营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