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李清照词两首之声声慢》教学实录1 第二课时(人教版必修四).docVIP

2.7 《李清照词两首之声声慢》教学实录1 第二课时(人教版必修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7 《李清照词两首之声声慢》教学实录1 第二课时(人教版必修四) 教师:我们接着来找,其中的哪些诗句还反映出李清照的愁情。 刘代磊:“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可以联想到一个女子,倚靠在窗前,等待着一个永远回不来的人。 教师:这个想象很好,等待一个永远回不来的人。 刘代磊:而且还是独自,一个人怎样才能挨到天黑。 教师:这怎样表现她的愁情的呢? 刘代磊:她的愁就是每天觉得时间过的非常的慢。 教师:独自怎生得黑,同学们看课文注释―― 刘代磊:怎样挨到天黑。 教师:这说明时间过的慢,说明自己心中―― 刘代磊:非常凄凉,也是空虚。 教师;凄凉、空虚、悲愁,所以才感觉到时光难挨。 其实同学们找一找李清照词中经常这样运用(以时光难挨来反应内心的悲愁)。上首词(醉花阴),怎么讲的―― 学生:薄雾浓云愁永昼。 教师:时间过得???漫长了,时间漫长恰恰是内心悲苦、凄凉、寂寞的一种写照。 还有吗? 张焱焱:是这一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与上一首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个形成对比,上一首词写的是她思念自己的丈夫。下首词丈夫已经去世,而且国破家亡,然后作者的心情就变得更加的惆怅,“满地黄花堆积”,就让人看到一副更凄凉的画面。 教师:更凄凉的画面。如果说上面的黄花是飘零、消瘦,但毕竟还是盛开的,还是绽放的,还能让人有一丝怜爱之心,而这里的黄花是“黄花堆积”,已经惹不起任何人的怜爱,所以作者说,“如今有谁堪摘”?更写出了自己的悲情。 其它地方还有,哪位同学来说?找到自己站起来。写李清照的悲愁的地方。 况萍: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相识,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大雁还在,而她的丈夫已经不在了,所以很伤心。 教师:我们知道古代有鱼雁传书的故事,这只旧时相识的大雁,也许过去曾经给丈夫传过书信。如今呢?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 张泽阳:物是人非。 教师;其实李清照另一首写愁写大雁的词同学们应该熟悉: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那只旧时传递书信的大雁还在,但丈夫已经不在了,所以是“雁过也,正伤心”。 还有没有?还有最精彩的地方没有人分析。 张泽阳: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我认为这句写的最好,因为她身边没有人照顾,所以对天气非常…… 教师:怎么讲,(这时的张泽阳是抱着翻译书在那里读别人的观点,在我的追问下,她承认没有想好,坐下了)。没有想好。 教师:我不希望同学们拿着参考书来念。自己的感悟也许很浅薄,但是最是最真实的。 赵恒:有一个疑问。“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是秋天开的,这里的黄花不应该是落的一地的菊花,而是开得很茂盛的菊花。 教师:怎么讲? 赵恒:憔悴损,有可能是因为凉风把这些菊花的花瓣吹的一地,可能感觉很凄凉。但是我觉得“憔悴损”还有一层意思,是写到自己。“如今有谁堪摘”也是的,不一定只是说菊花凋零一地,没有人怜爱,也有可能是说到自己,丈夫去世之后,自己也是人老珠黄,没有人来怜爱。(教师插话:就是这样)满地黄花堆积,是开得很茂盛,而不是堆积到一起。 教师:她的疑问,更加深了我们的理解,这里的堆积可以是绽放的花朵的堆积,也可能花飘零之后的堆积。秋风正急,也有可能是被吹落的花瓣的堆积。 其实在里写菊花,也是暗示自己,以花来写人。 教师:还有一个写的最精彩的地方。我之所以没有说,是因为我没有理解透,不知道她是怎样写愁情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里是写景的,这景中我怎么看也没有看出愁情来,同学们看这春天如果是黄昏,下点小雨多么美好而浪漫?他怎么能和愁情联系起来的,哪位同学能帮助我一下吗? 这里李清照可能写错了? 贾茜茜:春天的小雨缠缠绵绵,暗示词人内心的缠绵,很郁闷那种。 张泽阳:我认为是这样的,到黄昏点点滴滴,说明她坐了很长时间,看了很久,愁了很久。 贾茜茜:这里的雨下的很短,而她内心的愁,不会随着雨停而停,就形成了一个反差。 教师:你以为这是什么季节,秋天的秋雨怎么样。 贾茜茜:很缠绵。 教师: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时的雨下得时间长,缠绵。 (当时讲的时候就感觉有些不妥,课下查了一下,是这样介绍的: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虽然季节不太对,但雨的特点是对的。) 王小婧:秋谨有诗云“秋风秋雨愁煞人”。除了李清照的诗,我很快的就联想到《红楼梦》里的《红豆曲》,感觉那个词写的,整个一段词都可以用来描述李清照后期家破人亡那种情感:“展不开的眉头,挨不完的更漏。”“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感觉“点点滴滴”的愁情,和李清照后期灵魂的那种愁苦或者很多情感,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