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爪沙鼠.doc
分布范围
省内分布于环县、定西、陇西、皋兰、兰州、永登、天祝、古浪、景泰、山丹、张掖、民乐等。国内分布吉林、辽宁、内蒙、河北、山西、陕西北部、青海、宁夏。国外分布于蒙古。
HYPERLINK /view/273116.htm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长爪沙鼠是一种小型草原动物,大小介于大白鼠和小白鼠之间,通常成熟期体重不超过100(30-113)克,体长112.5(97-132)毫米,尾长101.5(97-106)毫米,背毛棕灰色,腹毛灰白色,耳明显,耳壳前缘有灰白色长毛,内侧顶端有少而短的毛,其系部分裸露。尾上被以密毛,尾端毛较长,形成毛束。爪较长,趾端有弯锥形强爪,适于掘洞,后肢蹠的和掌被以细毛,眼大而圆。喜居沙质土壤中的洞穴中,行动敏捷,喜群居,有贮粮习惯,不冬眠,一年四季活动,繁殖以春秋为主,每年12月和1月基本不繁殖。成年雌鼠一年繁殖3~4胎,每胎平均5~6只,最多达11只,每只出身时体重2.5~3.0克,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年可繁殖5~8胎,一生的繁殖期为7~20个月,雌鼠一生最高可繁殖14胎,寿命2~3年。生后3~4个月性成熟,通常5~6个月配种,性周期4~6天,妊娠期24~26天,哺乳期21天,成年雌鼠体重60~75克,雄性70~80克。
沙鼠尾巴与大、 HYPERLINK /view/451984.htm \t _blank 小鼠几乎无毛的尾巴不同,长满披毛并常在尾尖部集中成毛簇。后肢长而发达,可作垂直与水平的快速运动。沙鼠中腹部有一个卵圆形、棕褐色的无毛区域称为腹标记腺或腹标记垫,雄性沙鼠的腹标记腺较雌性沙鼠大且出现得早。沙鼠在物体上磨擦腹标记腺时引起腺体分泌,作为嗅觉鉴别其活动地盘的方法。雄性沙鼠的标记行为和腺体的完整性受雄激素控制。一般在群养时,以其中最常分泌腺体的动物变为统治者。雌性沙鼠的嗅觉标记活动在妊娠和早期哺乳期增强。沙鼠另一个有趣的腺体是副泪腺,它位于眼球之后,眼角内侧。此腺体分泌一种吸引素,从鼻孔排出并与唾液混合。在动物清洁腹部时扩散出来,有证据说明,雄性沙鼠副泪腺分泌的吸引素对于动情期雌性沙鼠有促进交配的作用。与体重相比,沙鼠的 HYPERLINK /view/51975.htm \t _blank 肾上腺几乎为大白鼠肾上腺的三倍,其产生的皮质甾酮多。与大白鼠相比,切除肾上腺的沙鼠不能由于提供补充钠而得到维持。
HYPERLINK /view/273116.htm 编辑本段
解剖生理特点
沙鼠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剖特征是脑底动脉环后交通枝缺损,如单侧颈动脉结扎常发生 HYPERLINK /view/1329.htm \t _blank 脑梗塞。是研究人类脑血管意外的理想模型。 沙鼠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受饲料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尽管沙鼠能够耐受动脉粥样硬化,但高胆固醇饲料会引起肝脂沉积和胆结石。
沙鼠的正常体温38.1~38.4℃,呼吸频率90次/分,齿式Ⅰ1/1,C0/0,DM3/3,饲料消耗5~8 g/天/100g 100体重,饮水消耗7~9ml/天/100g体重,二倍染色体数44,血量7.76ml/100g体重,红细胞8.9×106/mm3,血红蛋白15.2g/100ml,血细胞比容47.4%,白细胞12.4×103/mm3,嗜中性白细胞19.3×102/mm3,嗜酸性白细胞14.1×10/mm3,嗜碱性白细胞8.6×10/mm3,淋巴细胞99.9×102/mm2,单核细胞2.8×10/mm3。
HYPERLINK /view/273116.htm 编辑本段
生活习性
长爪沙鼠喜居于干旱沙质土壤地区,因此,常见于荒漠草原,但也分布于干草原和农业地区。疏松的沙质土壤、背风向阳、坡度不大并长茂密的白刺、滨藜及小画眉等植物的环境常常可成为它们的栖息的最适生境。在这样的生境中,有时每公顷可达50只以上。在干草原的长爪沙鼠除非在大发生的年代里可以波及到较大范围以外,在一般情况下,仅有零星的分布,在撩荒地上往往能形成较高的密度;在农业地区主要栖居于田埂、水渠垄背和人工林边的荒地,秋季则迁入农田。长爪沙鼠多以家族为单位生活在一个洞系之内(图1-42)。在一个洞系中包括洞口、洞道、仓库和巢室等部分。根据其结构的繁简和利用状况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越冬洞、夏季洞和临时洞。越冬洞最为复杂,可有4-5个洞口,有时可达20个以上,洞口略呈扁圆形,高6厘米,宽6.5-7厘米,接近地面的洞道先以45-60度斜行而下,入土30厘米以后的洞道则基本上与地面平行;巢室的位置更深一些,一般离地面约50-150厘米,通常都在冻土层内。窝内铺有盐生酸模、雾冰藜、小画眉草、虎尾草或针茅等植物;仓库可多到5-6个,其容积大小不等。夏季洞无仓库。临时洞则更为简单,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