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宝箴分家文书解析(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doc
PAGE
PAGE 6
陈宝箴家族分家文书解析
刘经富
(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330031)
[内容提要]:清嘉庆年间,陈宝箴祖父四兄弟分家析产。保存下来的关书,是陈宝箴家族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陈家分家析产后,并没有出现多个中心、各奔前程的现象,整个家族仍然围绕家族整体利益运转,可谓分而不散。陈家以此为契机,进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阶段,呈现出新的面貌。最大的成果,是耕读门风的确立与传承,陈氏家族遂从客家棚民一跃而成为中国近世著名的文化世家之一。关书中关于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经费支持、物质奖励的条款,就成为这份文献最有价值的内容。耕读传家,累世书香,是这个家族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
[关键词]:陈宝箴家族 分家析产 成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陈宝箴祖父四兄弟分家析产,抄写四份《分关》(明清以来民间称分家文书为分关、关书、阄书)。幸运的是,当年陈家四房各执一份的《分关》,其中一房的保存下来,为我们了解、分析陈宝箴家族这次分家的过程和分家以后的发展提供了珍贵史料。
这本《分关》高21公分,宽14公分,封面题“分关”二字。共50页,每页9行,每行约23、24字,小楷抄写,共计九千八百多字。内容可分为四部分:一、序言;二、公共经费的管理、支出;三、各房拈阄所分得田山、屋场细目;四、凭中人、鉴证人名录。
一、分家缘起
清雍正十一年(1733)左右,陈宝箴的曾祖陈鲲池从福建上杭县来苏里中都乡迁徙江西南昌府义宁州(今修水县)安乡护仙坑,为陈家迁义宁始祖。陈鲲池生子四:克绳、克调、克藻、克修。六十年后,陈鲲池挈家再迁到与护仙坑邻近的泰乡竹塅村(下称竹塅陈家)。
乾隆六十年(1795),陈鲲池去世。嘉庆十年(1805),竹塅陈家开始分灶吃饭。嘉庆十五年,陈鲲池夫人何氏去世。二十三年(1818),竹塅陈家正式分家析产,聘请义宁州客家陈姓第一个获得科举功名的长辈陈光祖(嘉庆九年岁贡生)主持并书写《分关》。时长房陈克绳(陈宝箴祖父)59岁,有子4、媳4,孙7、孙女5。二房陈克调54岁,有子2、媳1,孙2。三房陈克藻48岁,有子4、媳1,孙1。幼房陈克修43岁,有子4、媳1。①从人口统计来看,四房人口已达50人左右,且各房中又产生了小家庭,分家析产势在必行
中国传统家族有一个源远流长的“五世同堂”情结,但实际操作却很困难。父母健在时可以勉强维持。父母双亡后,即使兄弟希望同居共财,也难以长久。虽然宋朝时期官府曾大力旌表聚族而居的大家庭,但这种理想化了的大家庭毕竟是少数。到明朝时期,分家析产在民间已经普遍,流传着“树大分桠,儿大分家”的说法,形成了分家有如江河的分流和树木的分枝一样,是极为平常、天经地义的观念。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为便于管理、促进发展,大家庭的分家析产迟早会提上议事日程。②
【基金項目】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陈寅恪家族史研究”(编号JD1005)成果之一。
为了使读者深入了解竹塅陈家的早期发展史和这次分家的背景,兹将《分关·序言》
全文照录:
窃惟九世同居,张公之忍字可法;七百共食,义门之家范堪追。第源远者流长,分疏而
有九派;根深者叶茂,发生而长万枝。瞻水木之同情,知产业之一理。我宗长鲲池老先生,当其少也,芸窗苦读,艰于一遇而后务沾涂;及其壮焉,阛阓经营,积余金而乃置阡陌。德配何老大人,凛四德之箴,勤操内政;遵三从之训,佐振家声。晚有贤嗣:伯曰克绳,步圜桥而无愧大学;仲曰克调,屈黉宫亦有造小子;叔曰克藻,丕绍箕裘;季曰克修,终恢弓冶。是伯也仲也叔也季也,诵诗慕吹埙吹篪之乐,居家尽则友则恭之义。此皆宗长之遗泽,罔非德配之芳型。纵事事完备,未必度越乎尘寰;而陈陈相因,何难几及于贯朽。居恒相嘱,每谓和气致祥;贤裔夙铭,谁敢遗言是背。特迩来生齿日繁,遂至于度支日广,思夫合而易入于奢,或者分而可从乎俭。岁当乙丑,暂析烟爨分家,而未分产;今値戊寅,合同商议分产,而定分租。敦延族戚,将田山高低品搭,屋宇新旧均匀。祷告祖宗,矢公而更矢慎;凭阄拈
定,式好而戒毋尤。帷花萼相辉,房房光大先业;棠棣竞秀,人人垂裕后昆。爰书巅末,以
纪其盛。分关四本,交挂合同,各执一本,永远为据。
时嘉庆二十三年岁次戊寅阳春月日吉旦 岁进士候选儒学愚叔七十老人光祖谨撰关 书,四本一样,每本计二拾伍帙
明清时期分家文书大都在相当于“序言”的开篇部分讲一通上代艰苦创业的历程,教诫子孙要敬宗友爱,分家不分心,不可见利忘义,让财产利益冲淡了骨肉亲情。这篇序言也是如此,先叙述分家析产缘由,对陈氏子弟予以勉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