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形势与政策课》老人摔倒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形势与政策课》老人摔倒问题

 PAGE 4  PAGE 5 山东财经大学 形势与政策论文 题目: 扶起摔倒的信任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扶起摔倒的信任 摘 要 2013年11月26日早晨,金华一位老人在街头突然摔倒在地。不少行人停下来,围成“安全岛”保护老人,但始终没人敢上前扶老人,最后还是一名警察出现才将老人扶起。    类似的事情或许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   时下,“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事件频频发生。一方面我们听到对“世风日下”的集体谴责,另一方面却是“好人难当”的无奈感叹。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困局? 关键词:信任;老人摔倒;道德 ; 一、 扶起摔倒的信任 眼下人们正在热议的是2010年末福州一位八旬老人摔倒路边后猝死的悲剧事件。据当地媒体报道,??人摔倒后,聚集了不少围观路人。一位好心女子欲上前翻看老人是否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但被人“好心”劝阻。此后再无人上前施救,直至老人生命终结。 此事发生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指责路人冷漠的,认为世风日下;也有替路人辩解的,认为现在好人难当。  按理,在一个崇尚道德、正义、文明的国度,面对老人跌倒,不应当出现诸如“该不该扶”、“要不要扶”、“能不能扶”的争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争论,是因为近年来连续发生了多起正义与邪恶、善良与丑恶被颠倒的事件。善良与正义之举演变成了一种带有一定“风险”的行为,才使得善良与正义后面被加上了一个个不该出现的“?”和“!”。   有关专家指出:“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不是人们良知泯灭的表现,而是信任危机下上演的悲剧。“悲剧不仅仅在于老人生命的陨落,更在于伴随老人而逝去的社会道德。”  二、好人难当,人们无奈的心声   在百度贴吧中,网友对福州老人摔倒猝死事件进行了热烈讨论。一位网友留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为现在的社会人心太复杂,谁沾上就讹谁,我就上过当。”“好人不能做”不仅仅是这位网友的认识,事实上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潜意识。 救死扶伤、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今天,这种美德不仅没有发扬,而且还被质疑。这背后是无奈,更是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的集中爆发。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给很多人留下了负面影响。而现实生活中偶有发生的假摔、家属讹人的情况,更是一次又一次浇灭人们伸出援手的热心。   据重庆晚报报道,2009年11月14日,重庆初二学生万鑫扶起摔倒的老人,但老人及其子女称其是肇事者,起诉并要求其父母赔偿。一审时多人证明少年清白,法院驳回老人诉讼请求,老人不服上诉。二审开庭这天,老人撤诉。万鑫自此变得沉默寡言,哭问父母:“你们不是说要助人为乐吗?”父母听后无言以对。 但是必须注意,用法律匡扶善良与正义,还不足以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真正文明、健康、有正义感的社会,还需要有较高的道德氛围做基础。一方面,被行善者要有认“善”的素质,不能善恶颠倒;另一方面,其他人对别人的行善行为,要予以全力支持和配合,在遇到不道德行为时,能够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帮助行善者摆脱可能出现的“不公正”困境,消除行善者的后顾之忧。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伸出行善之手的,善良和正义对社会和谐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的。 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是我们从小就树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拷问着传统美德,也拷问着社会信仰。在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要懂得精神文明的可贵。 三、不敢施救,源自信任危机 救,还是不救,这在一般情况下本不应该是个问题。我认为,救助他人或任何一种生命,应当是我们的一种道德义务。见死不救,显然有悖于人们基本的道德感情和责任。  有人说,南京彭宇案法院的一纸判决让社会道德倒退了30年。这种说法可能有些夸大,但现实中愈演愈烈的信任危机却让人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道德的义举屡屡遭遇不道德的“诬陷”,足以影响一个社会的负面情绪。扶弱济困和见义勇为成为稀缺品,相对应的表象是道德的沦落,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社会信任纽带断裂。 正是由于这样的信任危机,让一位七旬老人摔倒在路上长达半小时,多名行人路过却无人帮扶,老人最后被救起时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放心吧,我不讹人!” “‘我不讹人’呼唤的是信任而不是道德,不敢伸手的道德恐惧正是一种社会信任危机的阵痛。当务之急是让公民精神尽快成长起来,修补起社会信任的纽带,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道德提升。” 重拾失落的信任给“好事者”以鼓励和力量,是光大扶弱济困这一公序良德的必须。中央制定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已有9年,两年一次的全国范围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