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著-大西洋岛.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外国名著-大西洋岛

  大西洋岛-楔子在这里能够向大家推荐这本则则非常喜爱的小说,感到十分的高兴。曾经想为这本小说写一 篇评论,然而总觉得任何的话都没有译者郭宏安这篇译序写得好。多年之后再读,发现那些语句仍然深深的刻 印在脑海里。因此,把这篇序发出来,文案的话,可以节选其中的几段话。   译序   传说大西洋中曾有一岛,名亚特兰提斯(今译作大西洋岛,亦有译作大西洲者)。岛上风光秀丽,物产丰 富,文明昌盛。公元前九千六百多年,忽为海浪所吞,从此杳无踪影,后人只能在公元前七世纪戈麦尔和公元 前三、四世纪柏拉图等人的著作中读到或略或详的记载。这些记载成了不少作家取得灵感的源泉,启发他们写 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英国弗兰西斯·培根的小说《新大西洋岛》,西班牙雅辛托·维尔达格的史诗《 大西洋岛》。其中,法国彼埃尔·博努瓦的《大西洋岛》则是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将沉没的海岛与古海中浮 出的撒哈拉大沙漠联系起来,导演出一幕惊心动魄的悲剧。   《大西洋岛》并不是法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品,它只是一部家喻户晓、人见人爱的优秀小说。   这本书的作者彼埃尔·博努瓦是中国读者所不熟悉的,他的作品似乎还未曾介绍过。他生于一八八六年 ,卒于一九六二年,年轻时曾在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地生活多年,受过良好的法律、文学和史学方面的教育 。他于一九三一年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写有两部诗集和四十多部小说,拥有大量的读者。   在法国,谈到某位作家,人们常常称为某书的作者,而不必指名道姓,所提到的作品当然是这位作家最有 代表性的作品,例如,巴尔扎克被称为“《高老头》的作者”,斯丹达尔被称为“《红与黑》的作者”,福楼 拜被称为“《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等等。在法国人的笔下,彼埃尔·博努瓦被称为“《大西洋岛》的作者 ”。   翻译一部外国文学作品,总要多少给可能的读者一些东西,或者启迪其思想,或者娱悦其精神,或者广博 其闻见,或者增长其知识,至少不要浪费其宝贵的时间与精力。然而,能够使读者同时在各方面都有所收获的 作品,是极少的;而且,能够使各种水平的读者都说一声“好”的作品,也为数不多。古今中外,莫非如此。 《大西洋岛》这本小说,自然不属于那“极少”之列,但把它列入“不多”之类,却有几分把握。见仁见智 ,不同的读者未尝不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所收获。   《大西洋岛》初版于一九一九年,全法国立刻为之风魔,次年获法兰西学士院小说大奖,后来又接二连三 地被搬上银幕。六十年过去了,它的平装本仍在大量印行。时间证明了它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值得探究的是,《大西洋岛》的生命线在哪里?它的魅力从何而来?   毫无疑问,圣—亚威中尉神秘莫测的命运,莫朗日上尉对使命和友谊的忠诚。昂蒂内阿女王短暂残酷的爱 情,塔尼一杰尔佳对故土深沉执着的眷恋,撤哈拉大沙漠诡奇壮丽的风光,足以打动和吸引一般的读者;而历 史教授勒麦日旁征博引的奇谈妙论,比埃罗斯基伯爵真伪莫辨的奇特身世,逃避丑恶现实、追寻世外桃源的顽 强意志,波澜起伏、首尾呼应的结构艺术,也不能不使比较苛求的读者感到兴味盎然,生出无穷遐想。但是 ,只有这些,仿佛还不能造就一本成功的小说,尤其不能造就一本有生命力的小说。还得有一个灵魂,使上述 的一切有所附丽。这样的灵魂,《大西洋岛》有。   激情,是《大西洋岛》的灵魂。那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欲罢不能、难以理喻的激情,在 书中,它表现为一种狂热、执着、不顾一切的追求,哪怕是那位神秘的女王的吞噬一切、毁灭一切的爱情。实 际上,能够裹挟一个人的激情又何止于爱情!一个人可以象飞蛾投火一样,拼着一死,也要飞向光明。假如他 第一次接近了光明而未被烧死,他会第二次、第三次地飞向那“依然很高的烛火”,被“烧着了翅膀”跌落下 来也在所不惜。那“烛火”,可能是爱情,也可能是其它。莫朗日上尉对于史实的考证(尽管是出于宗教目的 )和塔尼—杰尔佳对于故土的思念,都是极好的例证。   有一个富于哲理的灵魂,这是《大西洋岛》在格调上高出于一般冒险小说的地方。《大西洋岛》的魅力应 该在这里发掘,它的生命线应该在这里探寻。   当然,《大西洋岛》所蕴含的思想既不先进,也不高深,我们甚至还可以说它流露出相当浓厚的殖民主义 情绪。因此,我们不必在没有矿脉的地方拼命打钻,试图挖掘出什么来,或者硬要把发红的石头当成赤铁矿。 那一点点哲理已经足以使《大西洋岛》在它厕身其中的那一流小说中显露出一枝独秀的风采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战胜国的法国,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歌舞升平、追求享乐的风气,旨在吸引读者的 好奇、刺激读者的幻想、满足读者的消遣心理的作品(小说、戏剧等)应运而生,蔚成风气。《大西洋岛》自 然应该被归在这类作品中,但是它能够脱颖而出,在格调上略胜一筹,不愧为此类小说中的上品。而且在艺术 上,它的确体现了优秀的通俗小说的长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