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专 题 点 拨;1.分封制与宗法制; (2)宗法制。
①以嫡长子继承为原则的权力和财产分配制度。
②宗法制促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祭祖、牌匾、祠堂、修族谱、后代继父亲的“姓氏”、尊老爱幼、重男轻女等是宗法观念在后世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③宗法制造就了中华民族“家国一体”的观念。
④宗法制中“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自律盲从”等成为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 (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①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重在规定权力的“分配”,而宗法制重在规定权力的“继承”。
②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③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
④宗法制与分封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1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考点】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礼乐制
【解析】 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 C;2.有关先秦农业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2)封建土地私有制。
①形成的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是各国的改革与变法。
②形成的过程:生产力进步—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财政困难—各国改革—促进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阶级力量壮大—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③影响:一方面,战国时期确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封建社会繁荣的基础,前期起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封建地主阶级依靠各项特权,大量兼并土地,广大农民过着贫困的生活,到了明清时,封建土地私有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3)小农经济。
①演变: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
②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弱点:
a.分散性: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
b.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
c.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更容易受到王朝政策的影响。
④地位: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明清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4)土地兼并的影响。
①自耕农的减少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迫使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流向城市,客观上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明朝中后期一些农民成为早期工人。;例2 如图所示,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下列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
A.公田归贵族所有,私田归庶民所有
B.公田的生产采用庶民集体耕作方式
C.要求先种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田
D.公田中的所有收获物都归贵族所有;【考点】 商周时期的井田制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私田实际上亦归奴隶主所有,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公田采用集体耕作,完成后耕作私田,且公田收获物归奴隶主,私田收获物归奴隶支配,故B、C、D三项符合史实。
【答案】 A;3.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墨家(墨子);例3 (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考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民本思想)
【解析】 兼爱尚贤是墨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主权在民,强调的是民主思想,而题干强调的是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可知,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且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项正确;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C;4.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例4 普罗泰戈拉提出:“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对此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批判奴隶制民主政治
B.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C.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D.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内涵,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这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否定神的力量,肯定人的力量,实质是强调了人的价值,故选C项。A、B、D三项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