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天蓝釉碗与明五彩罐的认定 下.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天蓝釉碗与明五彩罐的认定 下.doc

PAGE  PAGE 14 清天蓝釉碗与明五彩罐的认定(下) 图7崇祯青花缠枝莲罐 笔者藏,底为“反螺纹” 图8 嘉靖五彩人物罐  五彩婴戏罐(图8),造型敦厚古雅,唇口、短颈、丰肩、敛腹、平底涩胎。全器绘图案四层,颈部画简化倒垂蕉叶纹;肩部于一周斜格 ...  HYPERLINK /uploadfile/sckb/uploadfile/200811/20081127050059565.jpg \t _blank  图7崇祯青花缠枝莲罐 笔者藏,底为“反螺纹” 图8 嘉靖五彩人物罐   五彩婴戏罐(图8),造型敦厚古雅,唇口、短颈、丰肩、敛腹、平底涩胎。全器绘图案四层,颈部画简化倒垂蕉叶纹;肩部于一周斜格锦地设四组椭圆形“小开光”(此纹样,因不见文字记述、又不详其意,暂名),并间以上下对称菊瓣纹;腹部绘六小儿打蕉旗、骑木马、举桂冠之“登榜打马游金街”婴戏图;胫部的边??,以间距相等的斜线作分隔,上绘锦地纹,下设菊瓣纹。除颈部边饰敷红绿两彩外,其余皆以红、绿、黄三色满绘。画意稚雅,敷彩浓艳,釉彩虽为丽红、翠绿、娇黄,然古朴之气溢于画面。   此罐对方开价2600元。我揣度一会报以1800元。在古玩这一行,不还价是不正常的,有时不在于价格高低之本身,惟恐结果适得其反。曾经有一次,由于没还价,对方立刻变卦。这次,本意让对方再报一次价,笔者即可作慷慨应允,不料这1800元应价,对方同意了。事后得知,该罐系其在今年元旦期间于南京夫子庙的地摊上购得,当时摊主索价5000元,这位熟人磨了一个多小时以800元成交。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因福建、江西等地几位藏家看过后都没接手,让他搞不清是真是假还是后加彩?   客观地说,如今市面上明清两代彩器很多,但九成五以上系假冒,约有百分之二、三属旧白瓷上加新彩,真品很少,明五彩罕见。我把五彩人物罐看作真的,理由有五:一,器身底釉呈白中闪灰、略微带些黄的色调,亦即乳白色,符合明嘉万时期五彩瓷白地应有的色泽特征(除乳白外,另一种色调为白中闪青)。二,红绿釉深浓、色彩炽烈,而黄釉显得匀、薄,色淡如奶黄,具有明正德“娇黄”之态,这类红绿与黄在色彩上的反差,实属明嘉靖五彩承上启下的独特风格,断非时下作伪者或能巧合与领悟。三,五彩中的绿釉,色泽翠绿纯正、透明感强,这种纯正与清透,同仿品之绿釉色泽晦暗、釉汁混浊不清现象,有明显区别。尤其是绿釉之浓、厚、均匀状,说明原料精细纯净,虽入彩炉经700℃-900℃的低温烘烤,釉汁乃流而不散,边缘清晰呈斑块状,为现代仿制品所不及。明代低温绿釉的这一典型征貌(包括清三代的低温绿釉),亦属断定其是否为“开门”的重要凭据。四,该器釉面凝厚滋润,通体旧气自然。例如罐的内肩,开有六、七处很难察觉的无色惊纹(一种极细小的裂纹),纹片呈冰裂状,有的颇似浅开的鸡爪纹(仿制的鸡爪纹呈崩裂状、片纹较粗较直、呆板,且大多染色),此为晚明时期一些胎骨略薄、质地疏松的香炉与罐上的常见现象,亦为年代久远的一种标记。五,器身上使用留痕自然、流利,比如底部受力部位,磨损痕迹贴切、细腻,散布的点、面合理,系长年积累所致,较人为作旧截然不同。六,白釉与彩面上遗有少量细微浅划痕,划痕连贯,位于釉与彩两者间的光泽自然,可排除后加彩之嫌。 图9 图10 图11 图13   那么,有幸上手过此罐的一些爱瓷者,缘何失之交臂?据说是罐的底部有螺旋纹(旋坯痕),而且螺旋纹是呈逆时针方向(图9),加上罐之所画纹样十分冷癖,于是凭着感觉,人们把它当成清代仿的,或看成日本造的,甚者以为是赝品。其实,明代瓷器底部的修饰形式不唯刮底,明初就有少量涩底为旋坯,明中期旋坯痕现象尤为多见,晚明时往往还出现于一些精品瓷器上,例如笔者收藏的明嘉靖青花花卉洞石六方花盆(图10),底部就带有螺旋纹;又例如成交价为385万元的北京翰海2004年春拍第2392号拍品明万历官款青花龙凤纹兽耳出戟花觚,底部的修胎亦为旋坯(图11)。这件于去年下半年从新加坡回流的明代万历官窑庞然大物,高91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26.5厘米,较目前已知顶顶硕大的万历花觚,高出近20厘米,创同类器物高度之最。如此一件稀世珍奇,能二度国门,据说全托底部有旋坯痕之鸿福。至于螺旋纹呈逆时针方向为日本瓷的说法,其实并不科学,是不是日本造,应从胎体、色彩及画风上区分之。中国明清景德镇窑瓷器,经常出现反螺旋纹制品(图12、图13),这实为窑工个人手法所致,与国籍无关。   根据本文这件五彩罐的纹饰特点,它的生产时代,大致上还是容易认定的。譬如,按照人物纹的上体大、下身小;人物的形象生动、造型古拙、孩儿的脑上部大,以及整体构图舒展自然、纹饰粗犷细微兼备和画面清丽、线条柔美等特点,不难同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的绘画风格作连贯。然而,它确切的年代究竟属嘉靖、还是在万历?乃须凭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