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国春季高考试卷.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4年全国春季高考试卷

2004年全国春季高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边陲 锤炼 捶打 唾手可得 B彼此 山坡 波浪 疲惫不堪 C颠沛 嗔责 缜密 瞋目而视 D屹立 起讫 呓语 自古迄今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题词 题写 对题 B连续 连手 藕断丝连 C挤兑 兑奖 汇兑 兑换现金  D决断 决胜 决计 决无此意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阅读优秀作品,(  )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自然力,不仅可以(  )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还可以激发(  )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A品味 体味 珍爱  B品评 体验 珍惜 C品评 体验 珍爱  D品味 体味 珍惜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17年卧薪尝胆,2003年中国女排终以11战全成绩夺回世界杯赛冠军的称号。 B也许是大家都知道巴金老人对玫瑰情有独钟,一束束象征热情与朝气的红玫瑰将冬日里巴金的病房装点春意盎然。 C1998年初,国际足联秘书长布拉特宣布参加国际足联主席的竞选,欧洲足球主席约翰松也积极参与竞选,一时间国际足联主席一职炙手可热。 D他多次在千钧一发之际逃过仇敌追杀,但百密一疏,一年前不慎泄露行踪,最终未能幸免于难。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B为保持北京的古都风貌,在北京市旧城区改造中,新的建筑应以故宫和皇城为中心向外分七个层次逐步提高。 C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举世瞩目的成就。 6、把后面的句子依次填到空白处,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上海交响乐迷中近六成的人收入并非十分丰厚,(   )。在防洪抢险中,( ),终于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①难以承受百元上下甚至数百元的票价。 ②难以承受数百元甚至百元上下的票价。 ③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 ④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搏斗。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7—10题 大气里飘散着黑烟,江河里漂浮着秽物,是很直观的环境污染,但人们很少能注意到自己脚下的土地也正遭受着严重的污染。有的专家说,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土壤的物理特性决定土壤极易被污染,而土壤污染是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一般不易为人们所觉察。跟大气和水体比较起来,土壤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要大很多,但土壤一旦被污染就很难清除。 美国在上个世纪曾经启动一项超级基金计划,投入200多亿美元净化地下水。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科学家发现,经过交货处理的地下水,水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原因是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使净化后的地下水再次受到污染。由此,土壤污染被当作一个重要的环保课题提了出来。 许多数据表明,即使被公认为环境质量优良的城市公园,了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土壤污染,而在广袤的农村,土壤污染的影响更是早已有所显露。在我国湖南、广西、贵州的某些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相当严重,并导致较大范围的健康问题。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我国农村和城市土壤污染的范围和程度还无法准确回答,也无法告诉公众土壤对污染的承受力到底有多大,何时会达到极限,以及应在什么时候采取相应措施。 用切断污染源的办法治理土壤污染,只能阻止污染的进一步恶化,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国际上处理土壤浸染,以往用化学溶剂淋洗的办法,但这种办法不仅耗资巨大,还有许多其他弊端。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是植物修复技术,即选取超富集植物(这类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物具有很高的富集效率),栽种到受污染的土地上,利用植物的根系把土壤中的污染发报吸上来,然后收获植物的地上部分,将其焚烧或冶炼,进行二次利用。这类技术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既保护土壤又美化环境。美国已经出现一批研究的推广植物修复技术的公司,有的公司股票已经上市。我国中科院地理科学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的“环境修复室”,研究这类技术也已有七年之久,还建立了植物修复基地,目前开发的植物修复成套技术,有的已达到国际水平。 7、第一段“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一句强调的意思是 A土壤污染是看不见的,渐进的。 B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很难治理。 C土壤污染对生命的危害最直接。 D土壤污染的治理目前还没有可行办法。 8、对第二段文意的分析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在各类污染中,土壤污染最应受到重视。 B治理土壤污染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C在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中要重视土壤污染问题。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