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学生出发.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切从学生出发

一切从学生出发 刘萍 这两天阅读了校园网上推荐的成尚荣写的《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这篇文章,对于之前所说的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回想前段时间听的两节科学公开课,所产生的一些困惑,也有了答案。这两节课主要的教学活动如下: 五年级《晶体熔化》 探究物体是不是晶体 提问:如果用这些器材让冰熔化,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又没有变化? 学生猜测 提问:可以用什么做这个实验(传感器). 学生用平板自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学生领取实验器材实验并把实验器材上传网络. 汇报实验结论: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老师揭示熔点概念。 出示大苏打,巧克力,石蜡 提问:哪个是晶体。 学生猜测。 学生实验验证。 汇报实验结论:无法判断是不是晶体。 提供网络查找方式。 三年级《神奇的酵母》 活动一 认识酵母 学生观察干酵母,描述出干酵母是颗粒状,微小的,圆粒形 多媒体展示酵母的科普介绍(发酵) 学生总结:酵母是有生命的,喜欢甜的,喜欢30摄氏度温暖的环境。 活动二证明酵母能吹气球 出示材料,塑料瓶,气球,干酵母,面粉,温水 师生讨论怎么做实验 总结:在塑料瓶中放入干酵母,面粉,温水,再把气球套上去,静静观察。 学生实验得出结论:酵母能发酵产生气体。 活动三做馒头 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酵母(制作面包,啤酒,油条……) 视频介绍馒头的制作方法。 学生制作馒头并展示。 第一节《晶体熔化》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关于固体内容的拓展,因为对仪器操作要求较高,所以采取对五年级进行教授活动。这一教学片断先是通过冰的熔化让学生了解熔点的概念,再用同样的方法验证大苏打,巧克力,石蜡是不是晶体,加深对晶体的理解。实验中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教学仪器——传感器、平板电脑,学生能更加高效的直观的看到实验现象。老师在课前也对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筛选,因为加热的时候为了安全不用火直接加热,用水浴加热的话选了大苏打,巧克力和石蜡这三种材料,但是在第二个实验中还是现象不明显,这是老师采取了直接宣布无法判断是不是晶体并建议网络查找的处理方法。第二节《神奇的酵母》也是教师对三年级教学内容的一个拓展,两个实验活动操作简单很有趣味性,第一个活动感受酵母发酵能产生气体,效果明显,反应的时间较长,老师也安排了下课前再观察。第二个活动老师巧妙的利用了蒸蛋器来蒸面,并事先准备好发好的面团,活动时学生用面团自己设计喜欢的造型,活动的最后品尝自己劳动果实。 对于这两节课大家的评价是第二节很有趣但是科学性少些,第一节科学味浓但是最后的实验有争议,和我对于这两节课的感受有些不同,当时觉得有点迷惑。但是读了《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这篇文章后,感觉一切又明朗起来了,评价这两节课不应该从老师的立场来看,而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评价。首先我如果是学生会很喜欢第二节课,在这节课上认识了酵母这个新事物,而且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知道平时吃的馒头是怎么做出来的,最后还能自己动手做一做馒头。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对于这课是感兴趣的,投入的。第一个活动观察酵母菌发酵的过程,也是需要等一段时间,有的小组以为没现象,就去不停的加酵母,我也在暗暗为那些小组着急是不是实验要失败了,但是一会儿气球鼓起来了,学生也都很惊喜,这种通过自己的摸索最后看到现象的过程不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和高年级差距都很大,我觉得并不需要教授多深奥的科学知识和设计多复杂的实验活动,这节课只要让学生认识酵母,理解酵母的发酵过程就是成功了。第二个活动制作馒头有些老师认为有点像家政课,但从学生出发,这不就是对之前学的酵母的作用的一次应用吗?所以这节课学生既学到了科学知识,又运用到了这些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学形式多样,内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后优回归生活。第二节课的争议点在于当学生实验达不到预期的话是事实就是就承认实验失败还是把正确的实验结果告诉学生。我想不管做出怎样的选择还是应该从学生立场出发,比如上课老师选择第一种处理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在汇报实验结果,老师在使劲引导学生这个实验做失败了,最后还是老师宣布实验没有成功,这样反而让学生有点不知所措。造成这样尴尬的情形是因为首先老师在选择内容的时候就较少的从学生方面考虑,更多的是从听课老师那里去想怎样才是一节好课。其次平时学生就习惯了不管实验做的怎样最后老师那里总会有正确答案的,这样的实验就变成了一种形式,而有时老师所???的课后在继续研究也变成了一句空话。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不管是什么教学内容,设计怎样的教学环节,选择什么实验材料都要尽量避免以自己的立场去思考,而要多想想学生是否充分参与其中,学生能得到多少知识和能力,这才是有效的教学。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