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金融论文范文-关于的“金融奇才”陈云.docVIP

物价金融论文范文-关于的“金融奇才”陈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价金融论文范文-关于的“金融奇才”陈云

物价金融论文范文:关于的“金融奇才”陈云word版下载 “金融奇才”陈云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金融奇才”陈云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物价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 主持人语: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财经成为一个国家存活发展的命脉,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江山的稳固。回首我国在抗战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社会目前状况,更是经历了生死的博弈。然而,时势造英雄,也同样出人才,面对当时恶劣而艰难的经济状况,唯有大才、大智、大勇气方能解决,唯有大精神方能支撑。   本期《延安精神》栏目,以我国在抗战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则故事,带大家共同认知、共同感悟当时的政治文明和经济艰难状况,再次认识我党的理财能人,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奠定经济基础的“金融奇才”。愿延安精神永葆青春。   1949年10月1日,当全国人民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中时,中国的许多城市却面对着物价飞涨的尴尬局面。新中国成立才半个月,以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为先导,全国物价开始猛涨。在当时一片混乱的局势下,一些处在观望状态的人认为共产党能够“马上得天下”,却不一定能“马上治天下”。退守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则趁机作乱,并不无讥讽地说:“共产党是军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财经打零分。”   收拾残局,一场经济战役悄然打响   在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多年内战之后,中国的经济形势已不容乐观。国民党在败退台湾时,又把金银财宝席卷到台湾,这对中国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新中国成立之初,最要紧的是要安定民心,而安定民心就必须尽快稳定飞涨的物价。   1949年10月,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但仍有一些地区处于战争状态。当时的中国,由于连年战争,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财政收入很少,再加上财税分散,中央统不上来地方的收入。可是前方打仗要用钱,后方恢复生产、安置旧军政人员和失业人员也要用钱。入少出多,致使中央财政收支处于不平衡状态。   中共中央经过仔细分析,得出物价上涨是国内战争仍在继续??财政赤字扩大、纸币发行大量增加造成的后果。仅从7月到10月,货币发行量就由2800亿元增加到11000亿元,而且仍在不断增加。   陈云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一定要慎重,要选准时机。陈云具体分析了市场上商品和货币的流通情况,得出物价综合指数要比7月底上升2倍至2.2倍,才能使两者大体平衡的结论,从而确立了出手的最佳时机。11月中旬,物价已涨了两倍,涨势渐趋稳定。陈云认为时机到了,可以通过收缩银根、调运粮棉、抛售物资来稳定物价了。   打蛇打七寸,处事分轻重。陈云认为,要抑制飞涨的物价,首先要从稳定粮价开始,解决了吃饭的大事,其他事情就好解决了。当时,用于平抑粮价的粮食,主要从已完成土地改革的东北老解放区调来。陈云派曹菊如到东北调运粮食,陈云再三交代:“你坐镇沈阳,东北必须每天一个列车的粮食到北京,在天坛打席囤存粮,必须每天增加存粮席囤,要给粮贩子看到,国家手上真有粮食,粮价不能涨,使奸商无隙可乘!”   解决了吃饭理由,还要解决穿衣理由。为了保证汉口及湖南、广东的纱布供应,陈云派钱之光先到纱布主产地上海,再到汉口,适当调整两地纱布存量,以便采取行动。同时催促华中棉花东运,保证上海生产纱布所需的原料。另外,决定由西北财委派员将陇海铁路沿线积存的纱布,尽快运到西安。   1949年11月13日,陈云向各地下达了十二条指令:第一条是稳住物价的目标,以沪津两地7月底物价平均指数为标准,力求只涨2倍或2.2倍;第二至第五条是调运粮棉的指令,重申在东北、上海、汉口、陇海铁路和德石铁路沿线调集粮棉;第六至第十二条为紧缩银根的指令。   陈云起草的这份电报稿经周恩来交到了毛泽东手中,毛泽东看毕立刻批示同意执行此计划。当天,电报就下发到各地。一场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的制止物价猛涨、打击投机商人的战斗,立刻在全国打响。   指挥若定,一举平息涨价风潮   1949年11月20日,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的国营机构,按照中央的计划逐步提高贸易公司商品牌价,到24日使其与黑市价格持平。投机分子果然中计,还在不顾死活地继续吃进,资金不足的,甚至不惜借高利贷。   1949年11月25日,全国采取统一步骤大量抛售纱布,这次投机分子面对的是人民政府统一的、有计划的行动。由于有了坚强的资金、物资后盾,上海等地的国营纱布公司,源源不断地抛售纱布,而且一边抛售,一边降低牌价,投机分子开始的时候还强撑着吃进,但随着国营公司越抛越多,越抛越快,他们终于吃得撑破了肚皮。眼见国营公司的纱布源源不断地售出,而且价格不断降低,投机分子才知大事不妙,这才赶紧抛售自己手中的纱布,但他们抛得越多,市场行情跌得越快,上海的纱布价格,一天之内下降了一半。此役让投机分子叫苦不迭。   而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