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绪论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气象学绪论选编

农业气象学 Agrometeorology;课 程 简 介;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考核形式;基本要求及目标;教材及参考书;第一章;主要内容;本章重点; §1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外界自然条件;back; 二、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主要方面; ;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 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木桶定律)。; 三、农业生产中应该重视的几个气象问题; 3、精细农业或精耕细作等多项农业技术 措施功能的发挥,几乎无一不与天气气候条件 有关。 4、农业生产对象的生长发育规律与影响 农业生产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相结合所形成的 农业气象规律,会对农业生产产生有利或不利 影响。因此,要发展农业生产,必须掌握农业 气象规律。; 四、“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S);;§2 农业气象学的定义及其主要内容; 一、农业气象学的定义; 二、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 三、农业气象学的目的; 四、农业气象学的主要内容; 4、农业气象灾害规律及防御措施研究与服务 5、农业微气象学研究与服务 另外,从农业生产对象的角度出发,农业气象学主要包括: ● 作物气象 ● 林业气象 ● 畜牧气象 ● 渔业气象 ………;§3 农业气象学的诞生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农业气象成就; 2、具体例子: ● 农时、节令、授时、农候占验 “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 《齐民要术》(北魏) “伎儿鸟春来则种禾,秋去则种麦。” —— 《宋本太平寰宇记》(宋); ● 农田小气候利用与改良技术; ● 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 二、中国近代农业气象学的发展; 三、中国现代农业气象学的发展; 1953年北京农业大学招收了我国第一批农业气象研究生,同年农业部委托军委气象局举办首届农业气象训练班。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创办了农业气象专业。 1954年中央气象局成立了农业气象组,同年改为农业气象科,1956年改为农业气象处,形成了系统的农业气象业务管理体系。1955年开始在全国布置一些台站开展农业气象观测,1954年开始陆续编制农业气象观测方法的有关规定。; 2、发展—调整—稳步发展时期(1958~1965年) 1960年南京气象学院成立农业气象系。其他一些农业院校和气象大中专院校也先后设立过农业气象专业,全国绝大多数农业院校都开设了农业气象课。 1963年在《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增加了加强农业气候和农业气象以及农业区划的内容。 1964年,竺可桢发表论文“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1965年,黄秉维发表论文“发展农业生产的途径与农业自然条件的研究”。 另外,该时期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和农田小气候等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3、停滞时期(1966~1976年) 1969年中央气象局的农业气象工作被取消。 1971年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研究室下放到地方,各地的农业气象机构也多被下放、合并或撤消。 农业气象高等教育停止招生。; 4、重建发展时期(1977年以后) 1977年农业气象高等教育恢复。80年代以后许多院校建立了农业气象的硕士点,2005年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南京气象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前北京农业大学)先后设立了以农业气象为主要内容的博士点,标志着中国的农业气象教育事业已形成完整的体系。 1978年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成立。 1981年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研究会成立(1992年改为农业气象分会)。 1979年中国农科院创办了《农业气象》,1988年改为《中国农业气象》,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发行的农业气象专门学术刊物。 ;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展全国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并在90年代进一步深化细化,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基本依据。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进入稳定发展的新时期,建设了居世界先进水平的全国农业气象观测和业务网络,开展了一批有影响的农业气象科研项目,如作物产量气象预报、作物生长数值模拟、亚热带山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等。 国际学术交流日益活跃,从1979年起中国开始参加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委员会的各项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