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选编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联想●质疑;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 、
温度计、
泡沫塑料或纸条、
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
环形玻璃搅拌棒。;思考:; Q=mcΔt
Q: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反应热:
(1)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简易量热计中,测量并记录盐酸的温度(t1)
(2)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0mol/L氢氧化钠溶液,测量并记录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t2).
(3)将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简易量热计中,立即盖上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观察温度计的温度变化,准确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t3 )。
(4)假设溶液的比热与水的比热相等,溶液的密度与水的??度相等,忽略量热计的比热,根据溶液温度升高的数值,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并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所需仪器与试剂:
大烧杯(500 mL)、
小烧杯(100 mL)
温度计、
量筒(50 mL)两个、
泡沫塑料或纸条、
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
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 盐酸、
0.50 mol/L NaOH溶液;Q =m c Δt ①
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Q =(V酸ρ酸+V碱ρ碱)·c·(t2-t1) ②;③式不是该反应的反应热,因为反应热是有正负的,中和反应放热,故其ΔH为“-”。;实验步骤:;答案:.两杯口相平,可使盖板把杯口尽量盖严,从而减少热量损失;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为了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若换用隔热、密封性能更好的装置(如保温杯)会使实验结果更准确。;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为了保证0.50 mol/L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0.55 mol/L 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若使盐酸过量,亦可。;;强酸、强碱反应:
H+(aq)+OH-(aq)=H2O(l); △H= — 57.3kJ/moL;可能的原因有:
1.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测量结果是按50 mL的酸、碱进行计算,若实际量取时,多于50 mL或小于50 mL都会造成误差)
2.温度计的读数有误。
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
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导致实验误差。
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导致误差。
6.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致使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 ;讨论下列问题 ;[练习]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
用50 mL 0.50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化学反应;当?H为“-”( ?H0)时,为放热反应;二、化学反应的焓变
1、焓定义: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能量的物理量,符号:H,单位:kJ/mol
2、影响因素:
3、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
中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焓变等于QP。
;4、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能够表示物质变化与焓变的做化学方程式叫热化学方程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301∕T 0235—2018 城市公共厕所设置标准(杭州市).pdf VIP
- 变压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广东江门鹤山市沙坪街道卫生院(鹤山市人民医院沙坪分院)招聘8人(第二批次)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高中物理一轮专题复习.doc VIP
- 口腔设备学口腔综合治疗台课件.ppt VIP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3(思政智慧版) 教案 B3U2 Unit 2 Life stories.docx
- 专题18 力学试验(原卷版).pdf VIP
- 〖JGJ111-2016〗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pdf VIP
- 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的研究.doc VIP
- 2025年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G3证考试试题题库(300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