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痉病ppt模板
痉 病;教学要求:
1 .熟记痉病的病名概念、证侯
特征。
2.理解痉病的病因病机。
3.掌握痉病的诊断、鉴别诊断、
辩证要点及各证型的辩治。
;(一)病名概念
痉病——由于筋脉失养引起的以项背强急,
四肢抽搐,
甚至角弓反张
为主要表现的
病证。
;;“ 瘛 纵”——抽搐
瘛——筋急挛缩,
纵——筋缓纵伸
《张氏医通 · 瘛 纵》指出:“瘛者,筋脉拘急也,纵者,筋脉驰纵也,俗谓之抽。”;共症:筋脉肌肉拘急挛缩
重症: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轻症:某一肢体出现拘挛、强急。
;(三) 范围:
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各种脑炎、脑膜炎,如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肿瘤以及高热惊厥等。
;
邪壅经络:
风寒湿邪阻碍气血运行,筋脉失养
热盛发痉:
阳明热甚动风、风火相煽
热入营血、热毒闭阻经脉
阴血亏损:
误治、失血 气虚津亏血少
产后、体虚 无以荣养筋脉
瘀血内阻:
久病入络血行不畅,筋脉失养
;1、有痉病的证候特征(强、抽、热)
2、由外邪引发者,先有恶寒发热、头
痛等症状,几天后头痛加剧,或伴呕
吐,然后出现痉病的主证特征。
由内伤引发者,多有素体虚弱的病
史,起病较缓。
3、必要时做头颅 CT、MRI等检查。;请思考:1、当一个病人来急诊时,
突然发生四肢抽搐,你怎样分辨是
痉病还是痫病?
2、如这个病人四肢抽搐
的同时伴有神昏,你如何
与中风病及厥证进行鉴别?;
外感发痉 内伤发痉
病因 外邪诱发 素体虚弱
伴随症状 发热、恶寒 无表证
发病 急 缓
病程 短 长
病证 实证 虚证
;治疗大法:祛邪扶正
急则舒筋解痉—治其标;
缓则扶正益损—治其本。
具体治法:
外邪致痉—宜祛风、散寒、
除湿、 清热。
内伤致痉—宜滋阴养血。
虚实夹杂—宜泄热存阴,益气化瘀。
;1、邪壅经络
症状:头痛、项背强直、高热、
恶寒或不恶寒,无汗或有汗,肢体
酸重,甚至口噤不语,四肢抽搐,
舌苔白, 脉浮紧。( 痉 + 表证)
;治法: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方药:羌活胜温汤《内外伤辨惑论》
(姜活、独活、川芎、蔓荆子、
藁本、防风、甘草。)
加减法:
寒邪甚——解肌发汗:葛根汤
风邪甚——驱风散寒,和营养津
栝蒌桂枝汤
湿邪甚——清热化湿,通经活络
三仁汤
;2、热甚发痉
症状:发热、胸闷、心烦、急躁、口噤 齿,项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手足挛急,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
数。(主证 + 阳明腑实证)
治法:清热存津,熄风止痉
方药: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大黄、芒硝、玄参、麦冬、生地);治法:清热存津,熄风止痉
方药: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大黄、芒硝、玄参、麦冬、生地)
加减法:
抽搐甚:加全蝎、蜈蚣、地龙、钩藤
烦躁甚:加栀子、淡竹叶。
热甚伤津:白虎加人参汤
;
3、温热致痉
症状:壮热头痛,呕吐、神志昏迷,口噤、抽搐,角弓反张,舌红绛??黄燥, 脉弦滑数。
(主证 +热入营血证)
治法:清热透络,镇痉止抽
方药:羚麻白虎汤(验方)
(羚羊角、天麻、生石膏、知母、梗米、甘草)
;加减法:
神昏:灌服安宫牛黄丸,
高热:紫雪丹
抽搐:至宝丹
;;5、气血亏虚
症状:素体气血两虚,或失血后,项背强急,四肢抽搐,头晕目眩,自汗、神疲、短气,舌淡红苔薄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