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重点(考试必过)
一、《左传》的文艺观点: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1.赋诗言志
“赋诗”指引用《诗经》,“不歌而诵谓之赋”,“诗”是现成的,已有的诗歌句。借助《诗经》中的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登高而赋”,大夫在外交中经常背诵《诗经》中的句子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或者被邀请背诵。对后世影响深远,如西汉定都西安,东汉定都洛阳,杜笃写《论都赋》力贬洛阳,班固写《两都赋》赞美洛阳。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赵武出使宋,回晋途中适郑简公款待,七大臣作陪,赵武要求赋诗。子展赋《草虫》:“既观君子,我心则降。”佰有赋《鹑之奔奔》:“人心无良,我以为足;人心无良,我以为君。”另一人赋:《野有蔓草》邂逅相见,适我愿兮”
2.观志观风
提出“赋诗,吾以观其志”,“观风”说是说用诗歌了解民情、风俗和政治兴衰,用诗歌、音乐等文艺作品为政治良窳提供例证,以达到改进政治的目的,最早见于《国语》、《左传》。季札观乐,从季札对周乐的评论看,他正是把音乐(文学)和政教结合起来了。他认为政治的治乱会对音乐(文学)发生影响,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音乐(文学)去“考见得失”,“观风俗之盛衰”。因为政治的治乱会影响人,而人的思想感情又会反映到音乐(文学)中来。
《季札观乐?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听《周南》《召南》后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 ,然勤而不怨矣”
听《邶风》《鄘风》《卫风》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听《齐风》曰:“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
听《颂》:观止矣(看到了最好的了)
3.三不朽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言得其要,理足少传”。“立言”属于“再次”的地位,它的价值意义小于前两者,但是它与“立言”、“立功”的政治价值取向则是相同的。“立言”中的“言”含义较宽泛。虽包括文学在内,但主要是指关于政治道德方面的言辞。
一、儒家的文艺观
儒家代表孔子、孟子、荀子都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文学理论批评,形成了儒家的???艺观点,对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的批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孔子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文艺观点有:
1.孔子论《诗》
《论语》论《诗》18次,孔子是《诗经》学与《诗》学批评的实际开创者。孔子主“仁”,重“礼”,崇“乐”,尚“中和之美”。
(1)《诗经》与修养相联系,文学的修身作用:
《论语·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2)注重德行和伦理社会。他主“仁”、“礼”,重视德行,《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他还主张社会的等级秩序,主张伦理,如《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3) 尚“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是儒家最基本的文学批评尺度和审美价值标准。要求文学创作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合理地节制情感,含蓄地表达思想。要去否去泰,防止过犹不及。《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强调的就是中正、和谐的中和之美。还主张“思无邪”,《论语?为政》载,“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之主旨是指《诗》之思想内容、语言音调的中和之美而论,强调“文质彬彬”。
(4)兴、观、群、怨系统的文学观念(也可名词解释)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孔子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艺术价值的高度概括。兴,是“引譬取类”,指诗之启迪、鼓舞、感染读者之艺术魅力而言。朱熹注:“感发志意”、“托物兴辞”。观,指就文学的认识作用而言,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考见得失”。群,指诗能团结教育组织群众的社会功能,以引导群体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怨,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促进政治改善的作用而言。孔安国注:“怨刺上政。”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社会作用做了相当全面的分析,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诗的实用性,强调诗在政治、外交上的作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2.言辞的观点
(1)“辞达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意思是说,文学作品的语言只要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即可,反对超出达意需要的浮词艳藻。表面上看来,孔子似乎不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