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4第10章(上课用版本)工程管理 合同管理.ppt

2011.11.14第10章(上课用版本)工程管理 合同管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11.14第10章(上课用版本)工程管理 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 Contract Management ;目 录;国际民法体系;大陆法系(Continental Law);海洋法系(Sea Law);合同(contract)的概念;合同的特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概况;合同法目录(共计428条);宗旨;基本要求;案例分析;上诉人(原审被告):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某建设工程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 案件基本事实 2001年3月,A公司为建厂房向包括B公司在内的多家施工单位进行招标。A公司的《招标须知》规定,工程范围为:依据工程图纸完成工程工作所需之人工、材料、设备、安全设施、管理费、税金等等一切费用。报价由各施工单位公平竞争,最后得标单位标价即为工程总造价。本工程完工后如无增减项目,不另行决算。 ?? 此后,各施工单位进行了投标。其中,B公司的投标价为:土建工程12,188,221元,安装工程3,969,817元,合计16,158,038元。A 公司对各施工单位进行考察评估,并分别进行了磋商。B公司在第一次减价中将工程造价减至15,381,697元,后又向A公司发出《承诺书》,最终报价为 1250万元。A公司与B公司达成一致意见:由B公司以1250万元承包A公司的厂房土建和安装工程。 ??; ? 2001年4月25日,双方签订《工程合约书》。约定:工程范围为依据工程图纸及工程估价单所列项目,完成本工程所需之人工、材料、设备、安全设施、管理费、税金等等一切费用;工程总造价为1250万元(含税);本工程期限于2001年11月24日前完工。 ? 协议签订后,B公司进场施工。在施工过程中,B公司认为1250万元的合同价格低于成本价,且A公司指定材料供应商增加了成本,遂要求提高合同价格,但A 公司不同意。2001年12月4日,B公司向某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A公司补偿工程价款2,567,575元。 ?? 受一审法院的委托,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该项工程进行了鉴定,鉴定结论为:招标范围内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为16,599,701元,其中利润为1,299,667元;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增减项目的工程造价为694,912元。?;一审法院的认定和判决 ??某区法院审理认为,A公司以邀请招标形式向B公司招标,在B公司投标后,利用自身优势和B公司急于承接工程的心理,以泄露其他投标单位投标价等方式,致使 B公司一再减价至1250万元,明显低于工程招标范围内的成本造价15,300,034元。双方的合同条款违背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公平、等价有偿原则,显失公平,依法应予撤销。B公司起诉要求A公司补偿合同价与成本价之间差额2,567,575元,依法应予支持。工程其余部分双方应按实际发生的工程量按实结算。遂判决:撤销B公司与A公司于2001年4月25日签订的合约书中关于合同价款1250元条款,A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B公司支付合同价与成本价之间差额2,567,575元,其余部分工程造价按实结算。;二审法院的认定和判决 ??对于一审法院的判决,A公司表示不服,上诉至某中级人民法院。 ??中级法院认为,A公司为建设厂房向包括B公司在内的多家建筑企业发出了《招标须知》,该《招标须知》规定了详细的招投工程范围和程序。B公司作为施工企业应当有较强的预算能力和经验,其在查勘、预算的基础上,通过议价,与A公司签订的合同固定价为1250万元的《合约书》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并不违反法律规定,应为有效合同。双方利益即使失衡,因该风险系B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的经营风险,双方签订的合同也不构成显失公平。B公司主张变更合同价款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遂判决:撤销一审法院判决,驳回B公司的诉讼请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2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 根据学术界的通说,显失公平的合同应当有两个构成要件:一是主观要件,即一方故意利用其优势或另一方无经验订立了显失公平的合同;二是客观要件,即客观上当事人利益不平衡。综观本案事实,上述两要件都未成就。;B公司称A公司利用其优势,就是因为A公司是建设单位,B公司处于劣势是因为其是施工单位,这种优劣势是建筑市场因竞争产生的供求关系的正常反映,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这种优势也是暂时的,属于正常的交易风险,并非绝对的优势。而显失公平意义上的优势是相对稳定的,这种优势虽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却主导供求关系,如行业垄断等。显然,如果把占有供求关系上的优势也作为优势的话,显失公平的合同就太多了,这也必然导致法律的滥用。 B公司作为一家建筑企业,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预算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